疾病名称(英文)bartonellosis拚音BAERTONGTIBING别名西医疾病分类代码传染病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巴尔通体病是由白蛉传播巴尔通体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中医释名西医病因人为唯一的自然宿主。病原体呈球杆菌形,革兰染色阴性。在含有10%新鲜兔血清和血红蛋白的细菌培养基中8-lOd即有菌落生长。中医病因季节地区流行于秘鲁、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等地区。人群强度与传播发病率发病机理传染入人体后在血液中繁殖,然后粘附于红细胞膜,使其脆性增加发生溶血。晚期侵入真皮血管,并产生增殖性病变,以致出现皮疹。中医病机病理组织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及其内皮细胞增生,在肿胀的内皮细胞和红细胞中可见有病原体,细胞浸润主要为单核细胞。病理生理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发病病史症状体征本病潜伏期为2-6周,平均约3周。在临床上可分为贫血性和发疹性两型。贫血型发病突然,主要为进行性溶血性贫血的表现,如发热、寒战、头痛、肌痛、
关节痛、食欲减退、面色苍白、
黄疸、心动过速,以及肝、脾、
淋巴结肿大等。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和谵妄。大多数病例在1-2月内缓解。有时可出现皮疹。发疹型可发生在贫血型后或为原发性。通常全身症状轻微或缺如。皮损表现为粉红色或蓝红色
丘疹或结节,呈圆锥形或半球形,豌豆至蚕豆大,散在或聚集分布,在4-6月中成批发出。皮损表面可呈沈状,或基底有蒂。有时可破溃形成溃疡,易出血,愈合留有萎缩性疤痕。皮锁好发于面、颈和四肢伸侧,也可累及口唇、舌、牙龈等粘膜处。体检电诊断影像诊断实验室诊断血液涂片、血培养和皮损活检找到巴尔通体杆菌,即可确诊。血液尿粪便脑脊液其他诊断免疫学组织学检验西医鉴别诊断贫血型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鉴别,发疹型应与寻常疣、多发性化脓性
肉芽肿鉴别。中医类证鉴别疗效评定标准预后并发症西医治疗治疗可用青霉素、氯霉素。但急性期抗生素治疗并不能防止皮损的发生。在疗程中必须作连续的血液涂片检查,随访疗效。注意补充电解质、液体、铁剂。有继发感染时应及时加用相应抗生素治疗。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按摩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康复预防预防本病可在拂晓和黄昏时积极捕杀白蛉,以杜绝传染媒介;隔离患者。历史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