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白喉

科普教育专栏

时间 : 2009-12-08 13:40:22 来源:www.nanning.gov.cn

[摘要]

白喉2009年02月25日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秋冬季节易发,婴幼儿多见

  ◎是一种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喉等部形成灰白色假膜

  ◎有特效治疗药物

  ◎隔离、治疗病人,儿童预防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可有效预防

  埃米尔白令于1854年生于德国,因在白喉病及结核病研究方面的贡献而闻名于世。1898年初,白令发现给动物注射白喉抗毒素可中和白喉毒素,动物也就对白喉产生免疫力。1913年,白令宣布,用白喉抗毒素中和白喉毒素后产生的混合物可以使人获得对白喉的免疫力。此后人们将白令生产的这种混合物加以改进和提纯,终于推动现代主动免疫方法的出现,基本上消除了白喉给人类带来的灾害。1901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咽喉、鼻部黏膜充血、肿胀,并形成不易脱落的灰白色假膜是白喉主要的特征。由于假膜主要形成在咽喉部位,故称白喉。中医中的“锁喉风”、“白喉风”等就是指白喉。

  如何传染的

  白喉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病人及带菌者是白喉的传染源。白喉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节多见。白喉杆菌在干燥假膜内可存活2个月,在水和牛奶中可活数周,并能随着尘埃播散。

  白喉杆菌侵袭上呼吸道黏膜后,即在黏膜表层组织中生长繁殖,纤维蛋白与坏死细胞、白细胞和细菌凝结在一起,覆盖在黏膜表面,形成本病的特征性假膜。假膜一般为灰白色。假膜脱落可以造成呼吸困难而窒息。假膜范围愈广泛,毒素吸收量愈大,中毒症状亦愈重。中毒性白喉病死率很高。白喉的易感人群是婴幼儿,潜伏期1~7天,多数为2~4天。

  症状与危害

  根据假膜的位置可以分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白喉,其中以咽白喉最为常见。

  咽白喉起病较缓。婴幼儿发病后,表现为不活泼、哭闹和流涎。如果未及时治疗,假膜迅速扩大,毒素吸收量快速增高,全身中毒症状随即严重,如高热、面色苍白、高度乏力等。常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全身中毒症状极重。

  喉白喉多为咽白喉向下蔓延形成,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梗阻症状,呼吸困难,如未及时作气管切开,常因窒息缺氧和衰竭而死。

  鼻白喉主要表现为流浓稠鼻涕,鼻孔周围皮肤发红、糜烂、结痂,张口呼吸等,但比较少见。

  如何自我防护

  通过适当的控制措施,白喉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首先,隔离病人。对病人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直到病愈解除隔离。卫生防疫部门将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7天医学观察,这种措施对于控制白喉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杀灭白喉杆菌。家庭中有白喉患者,要对病人污染的衣物、器具、物品进行消毒。56℃条件下保持10分钟,或用0.1%升汞或3%~5%的来苏溶液,均能迅速杀灭白喉杆菌。用煮沸的水,或双份的10%漂白粉乳剂、5%石炭酸溶液浸泡1小时均能防止白喉感染。

  再者,接种疫苗。学龄前儿童应按国家和本地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程序,按时预防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可产生良好的预防效果。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科普教育专栏”相似的文章

更多>>

白喉疾病

1.血象 白细胞增多,一般为(10~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重者可出现中毒颗粒。 2.细菌学检查 在假膜与黏膜交界处涂抹,进行涂片 检查和培养(吕氏培养基),常可找到革兰阳性杆菌或白喉杆菌,必要时可...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