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8 19:31:47 来源:drug.soouo.com
白喉(diphtheria)为白喉杆菌(又称K1ebs-tloeffler杆菌,简称KLB)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外毒素致病。此病流行多在秋冬两季,以1-5岁儿童最为多见,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先天免疫力,很少得病。按病变的部位可区分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混合型白喉与异位白喉等。1、咽白喉起病多较缓,有轻度或中度发热,中毒症状逐渐加重。局部炎症不严重,但于扁桃腺上有典型假膜,灰白色,开始薄,继变厚,边缘较整齐,基底与粘膜粘连牢固,不易剥落,用力刮除易引起出血。根据假膜范围大小及全身中毒症状的轻重,又可分为局限型(假膜不超出扁桃腺)、播散型(假膜超出扁桃腺)及中毒型(假膜广泛,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常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及淋巴结周围组织水肿,称“牛颈”)。2、喉白喉多数为咽白喉蔓延而来,也可原发于喉部,咽部无假膜。患儿表现发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继而呼吸困难,吸气时喘鸣及肋间软组织、锁骨上窝及上腹部同时凹陷(三凹征)。根据临床表现,阻塞性呼吸困难可分4度。第1度:患者安静时,无呼吸困难现象,但活动或哭闹时则有鼻翼煽动与三凹征。第2度:患者有吸气时喘鸣及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现象,但安静时尚能入睡。第3度:具有2度呼吸困难现象,并呈现烦躁不安,不能入眠。第4度:具有3度呼吸困难现象,并有发绀或昏迷。3、鼻白喉全身症状轻微,仅有鼻塞,单侧或双侧前鼻孔有较多血性浆液性分泌物,鼻粘膜可覆有假膜,前鼻孔下面可有表浅皮肤糜烂。4、混合型白喉具有上述各型白喉中的1型以上者称混合型,如咽喉白喉、鼻咽白喉等。5、异位白喉白喉杆菌可侵入眼、耳、女孩外阴部、新生儿脐带及皮肤伤口等处,产生假膜,并常伴有继发感染。6、白喉带菌者无全身及局部征象,一般情况佳,白喉杆菌培养及毒力试验均为阳性,锡克试验阴性(患者对白喉毒素有免疫力)。7、播散型及中毒型白喉患者,以及未能及时诊断、治疗者可于病程第2周开始并发心肌炎,临床上可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四肢浮肿、尿少、心率增速、第一心音降低、期外收缩、血压下降或肝脏进行性肿大等。心电图检查常有低电压、ST段及T波变化、束支和(或)房室传导阻滞、心律紊乱等。可因此发生猝死。其它并发症有神经麻痹,多为咽腭肌麻痹,说话带鼻音,并可出现吞咽障碍。偶见并发支气管肺炎、肾脏损害。8、咽白喉与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的鉴别后者起病急骤,有高热,扁桃腺红肿,疼痛明显,表面有点状或片状黄白色渗出物(质松,易剥落)。还应与溃疡膜性咽炎、鹅口疮及颗粒性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所出现的假膜性咽峡炎等相鉴别。喉白喉与急性喉炎的鉴别后者起病急骤,常于夜间突发呼吸困难,喉镜检查无假膜可见。偶需与气管异物鉴别。9、实验室检查取咽喉、鼻等处分泌物作涂片检查,如发现极体杆菌,可作诊断参考。若细菌培养找出白喉杆菌,诊断可确定。若与临床不符(即培养阳性,但临床上对白喉的诊断仍有怀疑时),可做细菌毒力试验,以助诊断。血白细胞总数在(10-20)x109/L(10000-20000/mm3)之间,以中性多核细胞为主。1、流行病学资料年龄、季节、白喉病等,预防接种史,白喉患者接触史。2、临床表现咽部有光滑的灰白色伪膜不易擦去,伴全身中毒症状,应考虑咽白喉。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或伴有进行性喉梗阻症状,通过喉镜可见伪膜,提示喉白喉。婴儿有顽固性鼻塞,流浆液性血性分泌物,鼻孔周围见糜烂、表皮剥脱,要警惕鼻白喉。总之临床表现典型者同时细菌培养检出白喉杆菌即可诊断。如果表现不典型,细菌学检查阳性,应做全面克氏试验与细菌毒力试验,两者均阳性可诊断为白喉,只有毒力试验阳性,可能为带菌者。1、一般治疗(1)卧床休息,给予足量维生素B、维生素C,急性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症状消失后,改普通饮食。(2)重症病例可给予葡萄糖液,静注或静滴,亦可考虑静滴少量血浆。2、白喉抗毒素(1)对临床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不必等细菌培养证实,即应给予白喉抗毒素。(2)注射抗毒素前应询问过敏史,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应用。阳性者按脱敏法注射,其方法如下:第1针:1:20稀释血清0.05ml,皮下注射;第2针:1:10稀释血清0.05ml,皮下注射;第3针:不稀释血清0.1ml,皮下注射;第4针:不稀释血清0.5ml,皮下注射;第5针:余量1次肌注。以上注射,每次间隔20分钟,如有反应则下一次注射应延到半小时后,剂量不变;在注射前,应做好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准备,须备有肾上腺素、可拉明、咖啡因等药物。(3)抗毒素剂量按假膜部位范围大小及开始治疗的迟早而给予不同剂量,1次注射完毕,可肌注或稀释后静滴。①咽白喉局限型1-3万u,播散型4-6万u,中毒型6-10万u;②喉白喉1万-3万u;③鼻白喉1万-2万u;④混合型白喉为各型白喉治疗剂量之和。3、抗生素(1)普鲁卡因青霉素G60万-120万u,1次/d,肌注至临床症状消失及白喉杆菌培养转阴为止,约需5-7日。(2)红霉素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1周后,仍培养出白喉杆菌或青霉素过敏者,可考虑用红霉素。剂量按20-30mg/kg.d计算,分4次口服,疗程同上。4、并发症治疗(1)心肌炎①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少量镇静药。②静注高渗葡萄糖液和维生素B6、维生素C。此外,尚可给予三磷酸腺苷(ATP)20-4Omg/d、辅酶A50-100u、细胞色素C15-30mg,溶于适量10%葡萄糖溶液内,静滴。③泼尼松(强的松)20-40mg/d分4次口服。④循环衰竭时,可用新福林或多巴胺等。除非具有明显心力衰竭,一般不主张采用洋地黄类制剂。传导阻滞病例可用异丙肾上腺素0.5-1mg,溶于10%葡萄糖500ml中,缓慢静滴。⑤尿少、四肢浮肿,可给予双氢克尿塞或速尿等。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2)喉梗阻①喉梗阻第1、2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气管切开手术的准备。②喉梗阻第3、4度应立即施行喉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术。③对于喉、气管、支气管白喉,可给予间歇性蒸气吸人;经气管切开处钳取假膜,或滴入胰蛋白酶溶液或α-糜蛋白酶溶液,以助溶解假膜。(3)神经麻痹引起吞咽障碍时,应给以鼻饲,防止吸人性肺炎,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配合针灸治疗。5、血清反应的治疗(1)过敏性休克注射白喉抗毒素后,如立即发生胸闷、喉痉挛、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及指、趾端青紫、四肢发冷、血压下降、出冷汗或抽搐,应立即肌注1:l000肾上腺素0.3-1.0ml,必要时可再重复注射(如已有严重心肌炎不应使用)。此外尚可给予氧气,注意保暖,注射间羟胺、咖啡因等兴奋剂,或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升压药物等。(2)血清病多发生于注射抗毒血清后7-10天,有发热、关节痛、荨麻疹、淋巴结肿大等,可给予扑尔敏、苯海拉明或泼尼松等口服或注射。6、中草药鲜生地30g、麦冬9g、生石膏12g、象贝母9g、银花12g、南北沙参各9g、连翘9g、甘中黄3g、鲜茅芦根各30g,2剂/d,不时服之。7、白喉带菌者治疗(1)可作白喉杆菌毒力试验,阳性者给予隔离治疗。(2)抗生素可采用青霉素或红霉素,剂量疗程同上。停药后连续3次培养阴性,解除隔离。(3)不必给用抗毒素。(4)对顽固带菌者,应考虑作扁桃腺切除术。1.患者严格隔离治疗至少7天。症状消失后作咽、鼻拭子培养,连续2次阴性后可解除隔离;无条件作培养时,应隔离14天。2.密切接触者观察7天,对儿童接触者作锡克试验,阳性者应预防接种白喉类毒素;对体弱多病者,应予白喉抗毒素1000~2000u,肌注,可免疫20天左右;亦可与白喉类毒素同时注射。除应用抗毒素外,必要时可用青霉素或红霉素3-5天。也可应用土牛膝根15g,煎服,连用3~5天。3.儿童进行白喉类毒素预防接种。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