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斑秃

中医药治疗斑秃概况

时间 : 2009-12-08 01:17:01 来源:www.studa.net

[摘要]

中医药治疗斑秃概况,医学论文,医药学论文

总之,中医外治多采用药物熏洗、自制酊剂及外用制剂涂抹患处,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皮肤营养,有效促进毛发再生。

2.3其他疗法

许多医家在治疗本病采用内服外治等方法的同时,将梅花针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疗法。认为用梅花针叩刺斑秃部,具有宣肺疏风、除湿散邪、活血通络的作用,配合外用酊剂有利于药物成分的渗透。加强斑秃区血液循环,从而促使血运障碍的毛乳头得以改善,毛发逐渐生长。徐琳兰等[17]采用梅花针加中药“克秃酊”渗透法治疗斑秃6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中成药穴位注射作为一种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通过辨证取穴更显示了其特色和优势。刘秀玲[18]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气滞血瘀型或肝肾阴虚型)或当归注射液(血虚风燥型),合维生素B12注射液穴注风池或大椎,气滞血瘀型者加膈俞、气海;血虚风燥型者加足三里;肝肾阴虚型者加肾俞、肝俞、三阴交,配合中药分型治疗斑秃130例,治愈125例,占96.1%。

2.4综合治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家开始重视中医的综合治疗,将药物内服外用、针刺、穴注及物理治疗等不同作用途径的有效疗法联合运用,多路并举,增效速效,减少副作用。刘靖[19]运用综合疗法治疗斑秃44例,在中医辨证分型施治的同时,予以生姜切片涂擦患处,涂擦后在秃发区适当按摩,每天3次;并配合梅花针叩击秃发区,3d1次。显效率达90.9%,疗效与口服胱氨酸、谷维素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张恒耀等[20]用综合疗法治疗斑秃68例,患处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扣刺至出血为度,搽101A型育发剂,然后用TDP电磁波照射20min,最后以当归注射液2mL,加维生素B12注射液1mL混合,取曲池、足三里作穴位注射,每穴1.5mL,左右肢体交替。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4.12%。

徐倩等[21]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各型斑秃,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血液黏稠度增高,微循环障碍是斑秃的发病机制之一。而丹参注射液治疗后红细胞变形能力上升,其余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下降,且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优于非丹参组。故认为丹参能改变红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率,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红细胞流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有利于恢复头皮毛囊的正常供养,从而促进毛发再生。观察30例,有效率90.0%。徐保来等[22]运用复方甘草甜素配合冷擦冻疗法治疗重症斑秃40例,总有效率达9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认为复方甘草甜素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及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能有效消除毛囊周围炎细胞浸润,调节T细胞活化,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斑秃治疗药物。

4现状分析及展望

斑秃是皮肤科常见的疑难杂症,近年来日益成为皮肤科的研究重点,并取得了较大突破。各医家对本病的认识日趋一致,认为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辨证论治不仅灵活多变,符合个体化的需求,安全有效,适于长期服用,同时可以避免西医治疗的缺点。尽管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未能统一,但从单纯中药辨证论治到外用药物、针灸、梅花针、穴位注射、按摩等各种特色疗法的广泛施用于临床,显示了医家们的探索精神。各种综合疗法的疗效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斑秃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了日益深入的研究,开发出许多新药,正在探索中的中西结合疗法也逐渐显示出优势,斑秃的治疗前景一片光明。但目前的科研和临床中还存在不少问题:(1)心理因素在斑秃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临床中开展心理治疗的例子还是很少,主要依赖药物等常规治疗手段;(2)有关实验研究的报道和资料还不是很多,目前所见报道大多停留在临床描述性报告水平,未能进行深入的机制研究;(3)由于本病具有自愈性,而且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因此临床观察中形成的一些认识尚有待实验室研究加以印证;(4)研究中涉及斑秃动物造模的报道很少,不利于科研和教学的开展。我们期待通过中西医界的共同努力,在斑秃的科研和临床治疗方面能够实现较好的结合,取得新的突破,更好地造福斑秃患者。

【参考文献】[1]谢舜辉,陈昌鹏.补肾养血生发丸治疗斑秃56例疗效观察[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3,10(2):85-86.[2]谢韶琼,廖万清.养血活血汤治疗多发性斑秃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2):106-107.[3]卢明仁,卢俊芳,卢军亚.保真生发汤治疗斑秃30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2,10(3):35.[4]胡东流,陈达灿,P国维.从肝论治精神因素引发的斑秃[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10):29.[5]杨红.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斑秃10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4(1):43.[6]李永健.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斑秃体会\[J\].吉林中医药,2000,(6):60.[7]刘爱民,吴晓霞,P国维.血瘀与活血化瘀在斑秃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J].浙江中医杂志,2004,(1):10-11.[8]吴元胜,黄咏菁.P国维教授治疗重型斑秃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3,35(2):10-11.[9]刘惠芸.论内治斑秃六法[J].光明中医,2004,19(4):31-32.[10]路涛.辨证分型治疗斑秃5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5):17.[11]肖红丽.斑秃的中医治疗[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4):49-50.[12]倪凯,徐丽英.沈家骥主任治疗斑秃的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2):9.[13]袁翠英.中医药治疗斑秃102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2):113.[14]吴文芝.养血生发搽剂治疗斑秃86例[J].江苏中医药,2005,26(12):8.[15]潘权.自拟苦参汤治疗斑秃21例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03,23(5):41-42.[16]马平勃.生发灵酊剂治疗斑秃280例[J].医药导报,2003,22(6):385-386.[17]徐琳兰,龙春香.梅花针加中药渗透法治疗斑秃66例[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3(6):54-55.[18]刘秀玲.穴位注射合辨证分型治疗斑秃130例[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3,13(3):11.[19]刘靖.综合疗法治疗斑秃44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5):413-414.[20]张恒耀,李鸣九,黄青林,等.综合疗法治疗斑秃6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6,38(4):66.[21]徐倩,沈亮亮.丹参在斑秃的临床应用及微循环观察[J].上海医学,2006,29(4):236-238.[22]徐保来,王文惠.复方甘草甜素结合冷擦冻治疗重症斑秃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6,21(6):42.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