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8 11:57:10 来源:www.fx120.net
瘢痕疙瘩中肥大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现代康复 2000年第5期第4卷 其它 作者:王少华 吕世军 王燕华 吴洪娟 黄文波 吕建萍 郭爱华 单位:王少华 王燕华 吕建萍(潍坊市人民医院,
瘢痕疙瘩中肥大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现代康复2000年第5期第4卷其它
作者:王少华 吕世军 王燕华 吴洪娟 黄文波 吕建萍 郭爱华
单位:王少华 王燕华 吕建萍(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1041);黄文波 吕世军 郭爱华(潍坊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关键词:瘢痕疙瘩;肥大细胞;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电镜技术
摘要 目的:观察瘢痕疙瘩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及分布,探讨其与瘢痕疙瘩形成的内在关系。方法:应用组织化学、电镜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50例瘢痕疙瘩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形态、大小(面积)的变化。结果: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肥大细胞数量、大小较周围皮肤和正常皮肤明显增多、增大,三者之间差异非常显著。电镜下瘢痕疙瘩组织中可见幼稚肥大细胞,有明显的脱颗粒现象,与纤维母细胞密切相触、其周围有大量的胶原原纤维。结论:肥大细胞与瘢痕疙瘩的形成关系密切。
中图分类号 R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496(2000)05-0712-02
Morphologicalcharacterandclinicsignificationofmastcellinkeloidtissue
WANGShao-hua
(DepartmentofPlasticSurgery,WeifangPeople'sHospital,ShandongProvince,Weifang261041,China)
LUShi-jun
(DepartmentofPlasticSurgery,WeifangPeople'sHospital,ShandongProvince,Weifang261041,China)
WANGYan-hua,etal.
(DepartmentofPlasticSurgery,WeifangPeople'sHospital,ShandongProvince,Weifang261041,China)
AbstractObjective:Observingthemorphologicalcharacteranddistributioninkeloidtissuetoapproachtheinnerlinkofmastcellandkeloidgenesis.Methods:Usinghistochemicaltechniqueelectronmicroscopeandmorphologicalanalysis,westudythenumberandmorphologyofmastcellsin50caseand10caseofcontrolskintissues.Results:Thenumberandsizeofmastcellsissignificantlyincreasedcomparedwiththenumberinskintissuesnearbythekeolidorthenumberincontrolskintissue(P<0.001).Underelectromicroscope,primitivemastcellsinkeolidmaybeseen,andmastcellsshowactivefunction,suchas,releasinggranulation.Mastcellstightlycontactwithfibroblastcellswithavastamountofcollagenaroundthem.Conclusion:Mastcellsplayanimportantroleinkeolidgenesis.
Keywordskeolid;mastcell;histochemistry;morphologicalanalysis;electromicroscope
迄今为止,瘢痕疙瘩发生原因、发病机理尚不明了[1]。为了探讨瘢痕疙瘩的发病机理,为治疗该病提供理论根据,我们利用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技术和电镜技术观察了50例瘢痕疙瘩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MC)的形态学特征及分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正常皮肤)10例。实验组又分为两组(1)瘢痕疙瘩组织。(2)瘢痕疙瘩周围皮肤。瘢痕疙瘩标本均取材于临床确诊后(符合James临床诊断标准[2]),而计划行综合治疗的病人(术后病理也必须符合)。标本包括从表皮到皮下浅层、均取自瘢痕中间靠近一端处。周围皮肤取材于行瘢痕疙瘩梭形切除时两端肉眼所示正常全层皮肤。共50例,男18例,女32例。位于胸前区31例,耳垂10例,背、腹6例,颈、下颌、肩各1例。全部病例均属增生型。其中电镜标本20例,均为胸部瘢痕疙瘩组织。
正常皮肤组取材于临床诊断为皮下良性小肿物而局部无任何皮肤损伤或病变的病人。手术时自切口边缘切取小块全层正常皮肤。共10例。男6例,女4例。位于胸前区5例,背部2例,上臂2例,耳垂1例。
1.2 方法 所取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切片后,分别进行H.E染色(常规观察)、甲苯胺蓝染色(用于观察MC)、VG染色(用于显示胶原纤维)、醋酸双氧铀、枸橼酸铅染色(用于透射电镜观察)。
1.3 形态计量学及统计学处理 利用北京空军总医院及北航制作的型号为CMIAS-007型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软件进行处理。每张切片在10×40高倍视野下,连续计数5个视野,计数并测量MC数量及其面积,取其平均值代表每张切片的MC数量及其面积。对瘢痕疙瘩、周围皮肤及正常皮肤分别进行上述观察。最后将上述各组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并分析其结果。
2 结果
2.1 H.E染色及VG染色 观察结果与以往资料基本相同。
2.2 甲苯胺蓝染色 光镜下可见MC胞浆呈紫红色,胞核呈蓝色,散在于真皮组织及瘢痕组织中。细胞呈卵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瘢痕疙瘩组织中的MC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细胞面积上均较其周围正常皮肤增大、增多(见图1,图2),自两者交界处可见MC由多到少的渐变过程。在对照组中的MC较前两者数量明显减少,面积也小(见图3)。瘢痕疙瘩,周围皮肤及正常皮肤组织中MC数量(单位个/每个视野×40)分别为4.37±0.70,3.41±0.86,2.14±0.29。瘢痕疙瘩与周围皮肤比较t=3.08,P<0.01。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比较t=6.50,P<0.01。周围皮肤与正常皮肤比较t=3.19,P<0.01。三者之间差异非常显著。瘢痕疙瘩,周围皮肤及正常皮肤组织中MC面积(单位:μm2/每个细胞×40)分别为57.30±9.71、47.62±7.03、36.66±1.93。瘢痕疙瘩与周围皮肤比较t=2.89,P<0.01。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比较t=4.07,P<0.01。周围皮肤与正常皮肤比较t=3.53,P<0.01。三者之间差异非常显著。
图1 瘢痕疙瘩组织中肥大细胞(甲苯胺蓝染色×40)
图2 周围皮肤中肥大细胞(甲苯胺蓝染色×40)
图3 正常皮肤中肥大细胞(甲苯胺蓝染色×40)
2.3 电镜下 瘢痕疙瘩组织内有较多的MC,胞浆内有膜包被的颗粒,内部呈指纹状或板层样结构,MC颗粒膜不完整,有脱颗粒现象见图4。MC周围有纤维母细胞(即成纤维细胞,简称FB)增生,胞质内有大量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柱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在胞质的周边有微丝和微管,表面有少量微绒毛,部分MC可见核仁(为幼稚细胞)见图5。MC与纤维母细胞膜密切相触见图6。MC周围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及胶原原纤维见图7。
图4 透射电镜下瘢痕疙瘩组织内肥大细胞脱颗粒(×12K)
图5 透射电镜下瘢痕疙瘩组织内MC周围有FB增生,并可见幼稚肥大细胞(×5000)
图6 透射电镜下瘢痕疙瘩组织内MC与FB密切相触(×10K)
图7 透射电镜下瘢痕组织内MC周围有大量胶原原纤维(×6000)
3 讨论
MC是疏松组织内较常见的细胞,国内外研究发现MC与组织纤维化有密切关系[3],其在增生性瘢痕中的分布已有介绍[4],但迄今还未见利用图像分析等技术研究MC与瘢痕疙瘩关系的报道。以往研究结果已证实,MC主要是通过其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组织胺等)而发挥效应,这些活性物质可能对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及生长繁殖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其缓慢释放的颗粒物质对FB的活化及生长繁殖有直接的促进作用[3],它还可导致炎症病灶内FN(纤维连接蛋白)的增多,而FN又是FB的趋化因子,并为FB提供复制信号,最终发生纤维增殖反应。
Fujita等[5]还发现,成纤维细胞与MC接触或通过成纤维细胞表面的基因产物的介导,能够刺激或支持MC的增殖,而其分泌的介质又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纤维,继而引发了MC的增殖,反过来又促进了瘢痕的增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瘢痕疙瘩组织中MC不论在数量上,还是面积上均较周围皮肤及正常皮肤明显增多、增大,三者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且电镜下发现瘢痕组织内MC有明显的脱颗粒现象,部分MC颗粒膜不完整,MC与纤维母细胞密切相触,其周围有大量的胶原原纤维,该结果说明MC在瘢痕疙瘩组织中较正常皮肤明显增多、功能明显活跃,成纤维细胞的功能也非常活跃,这表明MC可能与瘢痕疙瘩的形成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如疖肿、粉刺、轻微皮肤损伤等激活了MC或促使了其增殖、功能活跃,从而导致了成纤维细胞被活化和增加,其分泌的胶原纤维大量增加,最终出现大量瘢痕增生,形成瘢痕疙瘩。这可能是瘢痕疙瘩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该研究结果说明MC在瘢痕疙瘩形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提示临床上如何消除诱发MC活跃脱颗粒的因素是预防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措施;在治疗方面提示可通过某种药物遏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控制胶原的合成,加速其降解和吸收。
作者简介 王少华(1962-),男,山东潍坊人,副主任医师,整形美容外科主任。研究方向:瘢痕疙瘩或增生性瘢痕方面的基础与治疗。
参考文献
[1]赵贤忠,李建锋,杨军,等.硅酮喷膜防治烧伤增生性疤痕的临床研究[J].现代康复,2000,4(2):253
[2]JamesECN.Hypertrophicscarandkeloid[J].PlasReconstrSurg,1991,88(2):372
[3]褚宏伟.肥大细胞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0,6(4):295~298
[4]谷元廷,赵永福.增生性瘢痕中MC的种类及分布[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8,9(4):172~174
[5]FujitaJ,NakayamaH,OnoueH,etal.FailureofW/WVmousedrerivedculturedmastcellstoenterSphaseuponcontactwithNIH/3T3fibroblasts[J].Blood,1988,72:463
(收稿:2000-03-06)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