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性类天疱疮瘢痕性类天疱疮
瘢痕性类天疱疮(cicatriciolpemphigoid)又称良性粘膜类天疱疮。是一种病因不清的慢性水疱性
皮肤病。主要侵犯口腔和眼部粘膜,导致瘢痕形成。
【诊断】
1.好发壮年和老年,平均年龄为58~60岁。
2.主要侵犯口腔、眼结膜、鼻、咽喉、食道、尿道口、阴道和肛门粘膜。75%病例最终有眼损害。85%患者有口腔损害。
3.粘膜损害:表现为红斑、水疱、糜烂、溃疡。愈后形成瘢痕。眼反复受损,最终可导致失明。
4.皮肤损害:
⑴泛发性张力性水疱,类似大疱性类天疱疮。
⑵Brunsting-perry型:在红斑上反复发水疱,愈后留萎缩性瘢痕。外生殖器受损可导致尿道狭窄或阴唇粘连。皮损好发于头颈部及粘膜附近皮肤。
5.组织病理示粘膜或表皮下水疱。
【鉴别诊断】
需与
寻常型天疱疮和大疱型
扁平苔癣鉴别。
1.天疱疮:参见本章大疱性类天疱疮。
2.大疱性扁平苔癣:在扁平丘疹或正常皮肤上发水疱,病理示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乳头呈带状浸润。
【治疗】
1.口腔和眼部损害可用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每次0.5~1ml注射患处,每周1次,共4~8次。
2.泛发者可用醋酸泼尼松40~60mg/d,待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
3.免疫抑制剂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合用,亦可单用。
4.DDS,100mg/d有报道取得良效。
5.局部治疗:根据病情选用碘甘油、1%甲紫溶液和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等外涂。
【预后】
慢性经过,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常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极少数造成食道闭塞和口腔
慢性溃疡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