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8 13:03:25 来源:www.gov.cn
卫生部近日印发《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以科学、规范地指导各地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方案》提出,防治工作原则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
《方案》包括传染源犬的管理,家畜的管理,健康教育,病人的发现、治疗和儿童感染情况监测等部分。《方案》要求,在开展病人线索调查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在5年内完成辖区内所有流行乡的调查,行政村覆盖率应达到80%以上,以行政村为单位人口覆盖率应达到60%以上。《方案》提出,对流行区的所有家(牧)犬应进行登记,并以村为单位对无主犬进行登记;对中小学生重点宣传包虫病基本防治知识,养成饭前洗手、不玩狗的良好卫生习惯;对屠宰人员重点宣传不用病变脏器喂狗和对病变脏器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基本防治知识;对农牧民重点宣传定期给犬喂药驱虫、不用生的病变脏器喂犬、主动接受医务人员的检查和治疗等基本防治知识。
包虫病是由棘球蚴属绦虫寄生于人体或宿主动物体内而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包虫病有囊型和泡型包虫病两种,其中,泡型包虫病由于病死率较高,被称为“虫癌”。包虫病主要流行于西部地区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以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和四川西部最为严重。2004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包虫病流行区人群的平均患病率为1.084%。据此推算,目前流行区有包虫病病人38万。包虫病在我国流行比较广泛,人群感染率较高,已严重影响到部分群众特别是西部牧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成为我国西部牧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