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目前仍然是医学界最难解、最棘手的症候之一,其病死率在我国高达80%--90%。因此需重视该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本文对53例FHF患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方面做了分析,以期有所收获。方法:本文对1995年6月--2004年1月于我院消化科及传染科住院的53例FH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1996年国际肝病学会分委员会建议将其分为AHF和SHF二个组。按病情转归分为存活和死亡两类。观察:1.流行病学:性别、各年龄段发病率、年龄与病情的关系;2.病因学:病因的构成、病原学分型与病情的转归;3.临床表现:AHF组和SHF组出现肝性脑病的时间、首发症状、并发症的比较、并发症与病情的转归;4.实验室检查:血清AST、ALT、BIL、TCHO、TBA、及PT、APTT的特点与预后;5.治疗:血浆置换与内科保守治疗。结果:1.本文随机抽取的53例FHF病例,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2:1,发病高峰年龄段在20-60岁之间,年龄小则存活率较高。2.病因多为
肝炎病毒感染,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3.AHF组首发症状至出现肝性脑病为18.09±8.18天,SHF组为61.8±38.72天。FHF患者首发症状无特异性,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腹胀、
黄疸等,但易并发出血、
腹水、肝肾综合征和感染。SHF组较AHF组易出现腹水。4.肝细胞严重坏死的患者做血清肝功能检查可见“酶胆分离”现象,本文死亡组患者这种现象明显。血清AST/ALT、TBIL/DBIL、TBA、TCHO水平比较可见:前三项死亡组高于存WP=48活组,TCHO则为存活组高于死亡组。血清TBIL42μmol/L、PT0s、APTT45s的患者存活率相对较低。本文有2例患者接受了共5次血浆置换,置换前后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提示病情有好转。内科治疗疗效不理想。讨论:1.国外有报道171例FHF患者中女性占73%,超过50%的病例明显为药物所导致。本文调查的53例患者中,女性21例,占39.62%,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国内外导致FHF的病因不同有关。有研究发现FHF的发病高峰年龄在3060岁之间,本文观察的各年龄段发病高峰在20-60岁之间,这可能与病例数少,样本量较小有关。病人的年龄小则预后好,年龄大则相反。2.FHF在国外多因药物所致,国内则半数以上为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本文FHF患者中50.94%患者与肝炎病毒感染有关,其中与HBV感染相关的占92.59%(25/27),与报道一致,因此HBV感染仍是本组的主要病因。1994年张绪清报道重叠病毒感染的FHF患者病情较重,病死率更高。本文尚不能得出类似结论。3.FHF患者首发症状无特异性,但易并发出血、腹水、感染及肝肾综合征。SHF组较AHF组易出现腹水,分析与腹水的形成需一定时间有关。4.“酶胆分离”现象是肝病患者预后不良的指征。解放军302医院统计的23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中发生“酶胆分离”现象者153例(64.2%),其中90.2%死亡。本文观察死亡组患者亦存在此现象。在正常情况下,细胞浆内ALT/AST之比为1.0:0.6。FHF时,肝细胞受到严重损伤,可累及细胞浆膜和线粒体,从而改变了酶的比率。本文患者死亡组较存活组AST/ALT的比值高。血清TBIL/DBIL的比值对FHF患者预后的判断也有意义。国内有学者报道该比值〈2.2一般预后较好,而比值〉2.2预后差。本WP=49文TBIL/DBIL的比值死亡组为2.32±0.16,存活组为1.91±0.39,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已研究表明,肝功能损害越重,血清TBA升高越明显。本文也观察到FHF患者死亡组血清TBA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因此,检测TBA不仅反映肝损害程度,亦可预测FHF患者的预后。血清中80%的TCHO来自肝脏,严重肝细胞损伤时,血清TCHO值明显降低。本文存活组TCHO平均值明显高于死亡组。因此,TCHO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李均等报道血总胆红素高者与肝细胞病变程度成正比,黄疸愈深,预后愈差。本文观察TBIL342μmol/L组存活率明显低于TBIL342μmol/L组,与文献报道一致。在目前已确定的14个凝血因子中,有12个是肝脏参与合成的。FHF时,肝细胞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减退,PT、APTT则有明显异常,而且其PT、APTT的延长程度与疾病的严重性相关。本文PT20s、APTT45s的患者存活率相对较低。由此可见,PT、APTT指标的检测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情况,对于观察肝脏病变和判断预后及出血倾向的监测有比较重要的意义。5.本组患者中有2例接受了共5次血浆置换,可见置换前后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好转。内科治疗疗效不理想。总之,FHF患者首发症状无特异性,易并发出血、感染、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血清TBIL、TCHO和TBA等对FHF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人工肝支持系统、肝移植等技术将是今后进一步提高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