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8 06:28:27 来源:www.zysj.com.cn
鼻腔异物常发生于儿童好奇或玩耍不慎时将异物塞入鼻腔内,或外伤、医源性和露宿时虫类进入鼻腔。常见的异物分3类:植物性、动物性和非生物性。
一、现代医学
1.有异物史,但有些病人异物史不明确。
2.主要症状有:鼻阻,流涕,喷嚏,鼻臭,鼻出血。儿童单侧鼻阻、分泌物恶臭者应首先考虑异物存留。
3.检查要点
(1)异物存留时间不长的病人,前鼻镜检查一般可见异物存留部位。
(2)异物存留时间长,鼻甲肥大,分泌物较多的病人,用血管收缩剂收缩肿胀的粘膜并清除鼻腔分泌物后,方可发现异物。
(3)水蛭常吸附于鼻顶粘膜,躯体呈棕褐色,遇刺激及香味时活跃和回缩,即易发现。
4.X线摄片可显示金属异物形状及位置。
1.病因病机:小儿玩耍时,误将细小物件如黄豆、花生粒、砂石、纸团等塞入鼻内;也可能由于医疗工作上的疏忽,而将纱条、棉条等遗留病人鼻内而形成疾病;饮食不慎或呕吐时食物经鼻咽部进入鼻腔,枪弹伤或爆炸伤时引起鼻腔异物;小昆虫等偶然进入鼻腔等,均可形成本病。
异物进入鼻腔,产生刺激而喷嚏;堵塞于鼻道,妨碍呼吸的通畅,故有鼻塞;损伤鼻内肌膜,可发生鼻衄;停留时间较长,引起感染邪毒,还可出现脓涕。
2.辨证依据:(1)局部发现异物。(2)单侧鼻腔阻塞,脓涕带血,有臭秽气味。
3.临床证型:鼻腔异物,因异物的性质、形态、大小以及停留时间长短不同,症状有所不同。其主症可有喷嚏,单侧鼻腔阻塞,脓涕带血,臭秽等。鼻腔检查可发现异物。存留较久的异物,其邻近肌膜多有红肿糜烂,或有肉芽。若有蛆虫在鼻内繁殖,可致鼻部糜烂,臭秽。
一、现代医学
1.鼻腔内植物性异物或非生物异物可用镊子取出。
2.圆形质硬光滑的异物可用异物钩、小圆形刮匙,或用回形针弯成勺状从异物一侧置于异物后部取出异物。不可用镊子、钳子之类器械夹取,以免异物滑入鼻咽部。哭闹的儿童可引起下呼吸道或消化道异物。所以儿童患者一定要在充分麻醉及鼻腔收缩的情况下专人固定坐位取出或采取平卧头低位取出。
3.巨大异物钩不出者,可用钳夹烂后分块取出。少数异物嵌顿较紧,不易从前鼻孔取出者,可行鼻侧切开术取出。
4.有生命的异物如水蛭、蛆虫,可用浸有乙醚、氯仿或1~2%地卡因的棉球塞在异物存留处2~3分钟后再夹取。
5.鼻腔异物取出后应给予麻黄素滴鼻,鼻腔有炎症及糜烂时,可用浸有抗生素的明胶海绵置于鼻腔。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