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鼻咽癌鼻咽癌(carcinomaofnasopharynx)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以广东、福建、台湾、广西、湖南等地区更为多见。据国内统计,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4~27.9%,占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60%。发病年龄在30~5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鼻咽癌的病因是多因素的,除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外,EB病毒感染可能是其病因。鼻咽癌多发于鼻咽顶后壁及咽隐窝处,因位置深藏而隐蔽,检查比较困难,本病早期缺乏特征,为一般症状所掩盖而被忽略或误诊。常见症状为:(一)鼻部症状:早期常于抽吸时有血性鼻涕或痰内带血丝,一般出血量不多,晚期可有大量出血及鼻阻。(二)耳部症状:癌肿阻塞或压迫咽鼓管而出现
耳闷、
耳鸣及听力减退,常伴有鼓室积液。晚期肿瘤可循咽鼓管进入中耳,可引起化脓性
中耳炎改变,分泌物常带血。(三)颈淋巴结转移:常为患者最早发现的症状,占40%。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多位于胸锁乳肌后缘,乳突尖下方,下颌角后上颈上深淋巴结,以后渐侵及颈后三角区颈部淋巴结,质较硬,固定,边界不清。(四)头痛:常因肿瘤侵蚀破坏颅底,在颅内蔓延或累及颅神经而引起。至晚期、疼痛往往顽固而剧烈。(五)颅神经症状:肿瘤可循咽隐窝上方的破裂孔进入颅内侵犯Ⅲ、Ⅳ、Ⅵ颅神经时,引起眼肌
瘫痪,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眼球突出、视力下降。也可侵犯Ⅴ、Ⅳ、Ⅶ颅神经,引起
神经性头痛,面部麻木,下颌歪斜,咀嚼困难。如颈深淋巴结转移压迫第Ⅳ、Ⅴ、Ⅵ、Ⅶ颅神经或交感神经受累,引起各种咽喉麻痹症状,出现吞咽和感觉障碍、声嘶、伸舌偏斜、甚至发生颈交感神经瘫痪综合征(Horner综合症):同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球内陷、额部皮肤无汗。(六)远处转移症状:晚期可转移身体其他部位,如胃、肝、肺等而出现相应症状。如何治疗:(一)放射击治疗:钴60、电子加速器等。一般未分化癌及低分化癌对放射线较敏感,放射量一般为4~6周内予以5.5~7.0Gy肿瘤量,鳞状上皮癌,量可稍高。(二)化学治疗:对晚期病例有远处转移灶,或放疗后复发者可用化学药物治疗,主要有环磷酰胺,量为200毫克,静脉注射每天一次,10~15天为一疗程。也可用氮芥、氯化氮芥、噻替呱、5-氟脲嘧啶等。近年采取联合用药,一般选用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争光霉素及环磷酰胺、长春新硷、强的松三联方案,6~7日为一疗程,近年亦有采取体外血液加温(43°C)颈外动脉供血区灌注(热疗)以及热疗联合化疗(热化疗)疗效颇佳,值得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