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8 04:13:40 来源:www.stdaily.com
科技日报 中国科技网 科技 资讯 科普 科幻 军事 健康
本报记者李颖
打破砂锅
鼻咽癌,虽然在世界上的发病率不高,但在我国,却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据19901992年全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鼻咽癌粗死亡率为1.74/10万,其中男性为2.34/10万,女性为1.10/10万,在恶性肿瘤死亡中排列第八位,占恶性肿瘤死亡的1.61%。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鼻咽癌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域及种族差异,并存在家族高发倾向。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及西江流域最为高发。据统计显示,广东肇庆的四会地区发病率居全国之首,达到男性30.96/10万,女性15.45/10万。鼻咽癌居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首,患者男女之比约为3.4∶1,其中30岁至60岁多见,尤以40岁59岁最多。
可能同地理气候有关
深圳武警医院肿瘤中心朱南英主治医师说,同很多恶性肿瘤一样,鼻咽癌的致病机理尚不清楚,但已有研究表明,该病广东地区高发,可能同地理气候有关。
鼻咽癌以EB病毒感染为特征,而这种病毒可能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条件。其次,传统意义上的广东居民喜欢吃腌制咸鱼、咸肉等,这类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奇高,而亚硝酸盐及其化合物被证实是致癌的重要因素。
此外,地区自然环境造成的人群对某些微量元素摄入失衡,如高镍低硒,也已被证实可诱发实验动物鼻咽癌。调查发现,广东鼻咽癌高发地区的土壤、水及大米中镍含量高于其他地区。另外,调查还发现,鼻咽癌的发生还同血缘和遗传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关系。
EB病毒阳性不一定就是鼻咽癌
作为鼻咽癌的一项重要指标,EB病毒居然是可以通过唾液传染的。最近有媒体报道后,立即引起不少广东市民的担忧,并引发了一轮EB病毒检测潮。对此,广东省武警医院耳鼻喉中心有关专家表示,EB病毒确可通过唾液传染,连同桌吃饭都不能避免。但EB病毒感染不等于鼻咽癌的传染,请市民不必恐慌。
该中心主任胡海文解释说,其实大多数人对EB病毒只是一知半解,再加上社会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不够,谈“毒”色变的还大有人在。“EB病毒的传播途径的确是唾液交换,打喷嚏、咳嗽、共用餐具,甚至接吻这些日常生活细节都是常见的传播方式。而且的确有研究显示,9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显示为EB病毒高抗体。但是即便人群中大多数人都可能被感染过,也一般不会引起特别疾病。EB病毒感染也不等于都会发展为鼻咽癌,只是极少数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不必太紧张。”
北京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孙艳博士也认为,虽然EB病毒呈阳性与鼻咽癌存在相关性,但并非EB病毒呈阳性的人就是鼻咽癌。“若有上颈部肿块、鼻涕中有血、鼻塞、耳鸣等情况,则要到医院排查是否是罹患了鼻咽癌。”
鼻咽癌发病初期易误诊
“任何恶性肿瘤的癌前病变均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深圳武警医院肿瘤中心肖俊医师指出,就鼻咽癌而言,癌细胞的渐变可能是1至3年甚至更长时间。鼻咽癌从癌细胞突变开始仅3至6个月就可发展到中晚期,而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人会有偏头痛、鼻塞、流鼻血、耳鸣、视力下降等症状;可怕的是,相当部分的患者会毫无症状可言,在癌细胞局限在鼻咽腔内顶壁,发生小病变时,患者毫无感觉,此时只有通过体检或健康普查才可能检出。如等到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时才引起注意,则多半已到了中晚期。然而,即使颈部淋巴肿块形成,由于无痛无感觉,还有患者以为是良性反应而被忽略。
“很多鼻咽癌患者出现了症状后,往往先到耳鼻喉科、五官科、头颈外科进行治疗,有的因为误诊而延误了治疗,如有些出现了耳鸣的患者会被误诊为中耳炎。”孙艳透露,虽然鼻咽癌的死亡率比较高,但如果早发现而且首次治疗规范、彻底,70%的病人可以治愈或长期生存。
五点防范鼻咽癌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鼻咽癌首席专家卢泰祥教授感慨地说,“30年前来医院就诊的Ⅰ期鼻咽癌病人只有5%,而30年后的今天,仍然只有5%。所以说,人们对鼻咽癌的认知程度还是很低”。
肖俊医师建议,防范鼻咽癌,可从五点着手:其一,每年坚持做体检,通过耳鼻喉科和血液EB病毒检查可早期发现癌变。其二,发现不明原因的鼻塞、鼻流血、偏头痛,以及发现咽部不明肿块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其三,有鼻咽癌家族病史的人,更要留意鼻咽部细小变化,发现不适及时检查。其四,尽量少吃腌制的咸鱼咸肉等。坚持戒烟限酒,少吃煎炸及辛辣食物。其五,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要经常到户外换换空气。另外,鼻咽疾病要及时治疗、规范治疗,避免长期的炎症对组织的损害,使组织恶变。尽可能避免接触污染较重的外界空气环境。
在第十三届国际EB病毒双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曾益新透露,EB病毒疫苗及鼻咽癌风险预测芯片、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等正在研发中。“目前暂无针对EB病毒的预防性疫苗问世。在基础研究方面,大家都尝试利用EB病毒作为靶点,进行靶向研究。而通过EB病毒的预后检测,可以预测出癌症是否发生转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