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8 06:47:05 来源:www.studa.net
关于小儿安全用药的探讨,药学论文,医药学论文
2.2不恰当使用解热镇痛药,危害多
当前含吡唑酮类的复方制剂仍有销售,其解热镇痛效果肯定,但不宜长期使用,尤其小儿使用很易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用药前后应检查血象。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其疗效好,副作用小,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但应注意剂量不宜过大,3岁以下的小儿应慎用。
2.3过量使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
不少小儿家长将微量元素与维生素药视为“营养药”,长期或超剂量服用。例如微量元素锌,血中药物浓度达15mg/L,则有损害巨噬细胞和杀灭真菌的能力,增加脓疮病的发生率[2]366,因此在补锌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使用维生素D剂量过多,致使体内维生素A、D浓度过高,会出现周身不适、胃酸反应、头痛、骨及关节压痛、高钙血症等慢性中毒症状。若过量使用钙剂会损害肾脏、刺激胃肠道,引起便秘、代谢性碱中毒、高血钙症、肾结石等。
2.4滥用丙种球蛋白等增加抵抗力的药物
小儿的抵抗力是机体在发育过程中与外界致病因素接触时逐渐产生的,只要不是严重疾病或特殊疾病需要相关的药物,一般不建仪使用。因为过多使用,会抑制机体自身产生免疫物质的能力,导致小儿体内免疫系统紊乱而降低机体抵抗力,还可发生过敏反应。丙种球蛋白是血液制品,虽然经过严格的检查,但仍有可能产生血源性继发性疾病。
2.5中西药的配伍禁忌不容忽视
含麻黄中成药(如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和氨茶碱同用,虽均能平喘,有松驰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但临床观察表明,联用后疗效不增加,反而毒副作用明显增加,并产生头痛、头昏、心率失常等症状。含麻黄中成药(如莱阳梨止咳糖浆)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呋喃唑酮)同用,可引起恶心、呕吐、头痛、呼吸困难、运动失调、血压升高、高血压危象、脑出血甚至死亡等中毒反应。
3应重视小儿的药物不良反应
据调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为6%~17%,其中中药不良反应比例占12%~15%。小儿因药源性疾病入院的占全部住院儿童的1.46%,高于国内外的成人比例[5],涉及大部分小儿药物,尤其是使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和抗生素等。中草药导致肾炎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日趋增多,例如:中药木通、厚朴、粉陀己、细辛中含有的马兜铃酸,因小儿肾脏排泄功能较差,更应注意。对某些不易察觉的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若在体内持续保持高浓度,不但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而且对小儿认知能力也有影响。
【参考文献】[1]宋建国,乔海灵,白秀萍.临床药理学[M].河南: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王清芳,刘高峰,白秀萍,主编.临床药师工作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邵明立,张文周.药学专业知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04.[4]叶咏年.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7273.[5]卢建,张旭晖,等.儿童的药学监护[J].儿科药学杂志,2003,9(6):32.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