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8 15:47:29 来源:www.xywy.com
1.轻型:以卧床休息和一般治疗为主一般需卧床1~2周,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改变普通饮食。多数病人经数周后即可正常工作。 2.中型:绝对卧床休息在48小时内应定期测量生命体征,并注意意识和瞳孔改变。清
1.轻型:以卧床休息和一般治疗为主一般需卧床1~2周,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改变普通饮食。多数病人经数周后即可正常工作。 2.中型:绝对卧床休息在48小时内应定期测量生命体征,并注意意识和瞳孔改变。清醒病人可进普通饮食或半流质饮食意识未完全清醒者由静脉输液,颅内压增高者给予脱水治疗,合并脑脊液漏时应用抗菌素(头孢霉素类氧氟沙星,甲哨唑)。 3.重型: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严密观察病情随时检查呼吸、脉搏、血压以及意识瞳孔变化,注意有无新症状和体征出现。 (3)防治脑水肿降颅内压治疗: ①卧位:除休克者外均为头高位 ②限制入量纠正水盐代谢失调,并给予足够的维生素(头孢霉素类,氧氟沙星,甲哨唑) ③脱水治疗:对消除脑水肿(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有效。 ④持续脑室外引流或对进行颅内压监护的病例间断地放出一定量的脑脊液或待病情稳定后,腰穿放出适量脑脊液等。 ⑤冬眠低温疗法:降低脑的新陈代谢减少脑组织耗氧量,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对降低颅内压亦起一定作用。 ⑥巴比妥治疗:可降低脑的代谢减少氧耗及增加脑对缺氧的耐受力,降低颅内压。 ⑦激素治疗:有助于消除脑水肿缓解颅内压增高。 ⑧辅助过度换气:目的是使体内CO2排出可使脑血流递减,从而使颅内压相应下降。 (4)神经营养药物的应用:可按病情选用或合并应用 (5)手术治疗:其目的在于清除颅内血肿等占位病变以解除颅内压增高,防止脑疝形成或解除脑疝。手术包括:颅骨钻孔探查血肿清除术和脑组织清创减压术。 (6)防止并发症加强护理:早期应以预防肺部和尿路感染为主,晚期则需保证营养供给,防止褥疮和加强功能训练等
打印本页发布者的其他文章加入我的收藏推荐给好友相关点击:相关资讯相关问题相关疾病更多查看全部关于此文章的信息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