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鞭虫病

鞭虫病

时间 : 2009-12-08 03:01:30 来源:jib.xywy.com

[摘要]

寻医问药网疾病频道为您提供详细丰富的鞭虫病概述,鞭虫病疾病详情,鞭虫病病因,鞭虫病症状,鞭虫病治疗方法

鞭虫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毛首鞭形线虫(简称鞭虫)隶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鞭虫属,人是惟一的自然宿主,虫体前3/5细长,呈肉色,后端肥胖,呈马鞭状(图1),雄虫长30~45mm,尾部卷曲成360°以上,生殖器官包括袋状的睾丸,输精管,射精管,泄殖腔与矛尖状的交合刺,雌虫长35~50mm,后端钝圆,生殖器官有卵巢,输卵管,子宫与阴门开口在肥胖部前端。

虫卵呈腰鼓形,两端有内层突出的黏液塞,不着色,卵壳有三层,最外层为卵黄膜,呈棕色,虫卵大小为(50~54)μm×(22~23)μm,随粪便排出,在温暖,阴暗潮湿的土壤中发育为感染期,在卵壳内含一条活动的未蜕皮第一期幼虫,人吞入感染性虫卵后经消化液作用,在小肠内孵出幼虫并钻入小肠和结肠隐窝内发育,最后定居在盲肠和部分大肠上皮细胞内,不再移至其他部位,逐渐发育为成虫,约需2个月,成虫在体内寿命3~5年,它对干燥和热的抵抗力比蛔虫卵小;在硬土,灰尘,煤渣,垃圾中不发育为感染期;在太阳光,寒冷,腐殖质和化学药物的作用下不能存活,在干粪内仅活数日或数周,主要传播方式是粪便内虫卵污染土壤,再通过手,蔬菜等直接或间接地将感染期虫卵传入口中使人感染,人与人不直接传染。

(二)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包括机械性与过敏性损伤,前者可能是人鞭虫致病的主要原因,成虫钻入盲肠和结肠上皮内发育,引起肠黏膜损伤,而虫体在肠黏膜内刺激黏膜神经丛则引起腹泻和痉挛。

弥漫性结肠炎认为是由鞭虫感染引起的过敏反应有关,在结肠渗出物中有特征性的嗜酸性粒细胞和夏科-雷登晶体,Bawie等(1978年)根据鞭虫病患者的生长发育迟缓与杵状指的发生,推测虫体可能产生一种不明的因子有关。

根据电镜观察鼠盲肠内鼠鞭虫的生长发育,通过虫体头部的溶解组织的作用,进入肠上皮细胞内,形成一个肠细胞的合胞体,并吞食宿主的细胞成分,当虫体发育成熟时其体后部伸出或其隧道破裂而悬吊于肠腔内,有利于交配与产卵,用显微镜检查发现肠组织炎症反应轻微,但可见肠壁细胞破坏,肠绒毛因丝状纤维丧失而变短,隧道周围未见明显出血,隐窝之间可见浆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轻度感染患者,鞭虫常寄生在盲肠和上行结肠;重度感染时,可累及横结肠与降结肠,甚至直肠也有鞭虫寄生,结肠镜检可见黏膜表面有水肿,血管增多;重度感染时则有黏膜出血或溃疡,直肠受累则黏膜明显水肿和出血,病理改变仅见于上皮层和固有层,肠壁隐窝和肠腺有增生,杯状细胞正常或增生,肠表面有大量黏液,表面上皮剥脱少见,在固有层可见单核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重度感染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甚至深入到黏膜下层。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鞭虫病”相似的文章

更多>>

鞭虫病疾病

血常规注意嗜酸粒细胞计数,小红细胞低血红蛋白性贫血,大便常规 找虫卵或饱和盐水飘浮法找虫卵确诊,必要时作虫卵计数,直肠镜 检或脱垂的直肠上查见鞭虫成虫亦可确诊。 检查方法有:生理盐水直接涂片 法;饱和盐水...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