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布氏杆菌病

牛布氏杆菌病的防治

时间 : 2009-12-08 00:53:29 来源:www.cntcgc.com

[摘要]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呈慢性经过,临诊主要表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病理特征为全身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呈慢性经过,临诊主要表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病理特征为全身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肉芽肿结节形成。

  布氏杆菌共分为牛、羊、猪、沙林鼠、绵羊和犬布氏杆菌六种。在我国发现的主要为前三种。布氏杆菌为细小的短杆状或球杆状,不产生芽胞,兰氏染色阴性的杆菌。布氏杆菌对热敏感,70℃10分钟即可死亡;阳光直射1小时死亡;在腐败病料中迅速失去活力;一般常用消毒药都能很快将其杀死。

  流行特点

  自然病例主要见于牛、山羊、绵羊和猪。母畜较公畜易感,成年家畜较幼畜易感。病畜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该菌存在于流产胎儿、胎衣、羊水、流产母畜的阴道分泌物及公畜的精液内,多经接触流产时的排出物及乳汁或交配而传播。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新疫区常使大批妊娠母牛流产;老疫区流产减少,但关节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屡配不孕、睾丸炎等逐渐增多。

  潜伏期短者两周,长者可达半年。母牛流产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流产多发生于怀孕5-7个月,产出死胎或软弱胎儿。母牛流产后常伴有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阴道内继续排出红褐色恶臭液体,可持续2-3周,或者子宫蓄脓长期不愈,甚至因慢性子宫内膜炎而造成不孕。患病公牛常发生睾丸炎或附皋炎。

  本病之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均无明显特征。流产是最重要的症状之一,流产后的子宫、胎儿和胎膜均有明显病变,因此确诊本病只有通过细菌学、血清学、变态反应等实验室手段。

  防治本病主要是保护健康牛群、消灭疫场的布氏杆菌病和培育健康幼畜三个方面,措施如下:

  ①加强检疫,引种时检疫,引入后隔离观察一个月,确认健康后方能合群。

  ②定期预防注射,如布氏杆菌19号弱毒菌苗或冻干布氏杆菌羊5号弱毒菌苗可于成年母牛每年配种前1-2个月注射,免疫期1年。

  ③严格消毒,对病牛污染的圈舍、运动场、饲槽等用5%克辽林、5%来苏儿、10%—2096石灰乳或2%氢氧化钠等消毒;病牛皮用3%—596来苏儿浸泡24小时后利用;乳汁煮沸消毒;粪便发酵处理。

  ④培育健康幼畜,约占50%的隐性病牛,在隔离饲养条件下可经2~4年而自然痊愈;在奶牛场可用健康公牛的精液人工授精,犊牛出生后食母乳3-5天送犊牛隔离舍喂以消毒乳和健康乳;6个月后作间隔为5-6周的两次检疫,阴性者送入健康牛群;阳性者送入病牛群,从而达到逐步更新、净化牛场的目的。共2页:上一页12------分隔线----------------------------上一篇:奶牛传染性疾病的防制需要准确的疫情监测和诊断下一篇: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牛布氏杆菌病的防...”相似的文章

更多>>

布氏杆菌病疾病

⑴血像: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⑵细菌学检查:血,骨髓,尿均可作培养,早期血,骨髓培养阳性可达70%~80%。 ⑶血清学检查: ①血清凝集试验,病程2周以上可阳性,效价在1∶100以上,两次测定...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