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

时间 : 2009-12-08 02:15:51 来源:www.cnm21.com

[摘要]

出血性疾病  [诊断要点]
  (一)临床特征表现为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
  1、血管或血小板因素所致的出血:多表现为皮肤粘膜点状表浅出血,范围较广。创伤或手术中出血,渗血多,经止血后效果持久。
  2、凝血机理障碍所致的出血:多为深部血肿。关节血肿常见于血友病。创伤或手术中出血量可不多,但术后出血严重,持续不止。
  [处理]
  1、病因治疗:排除局部因素引起的出血的可能性后应积极查明出凝血过程中哪一环节有缺陷,以明确出血性疾病的类型。治疗应着重于病因治疗。如肝病引起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应积极改善肝功能;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养活性紫癜等。
  2、输血及补充凝血因子:先天性的凝血因子缺乏,严重出血或须紧急手术时只得给予补充凝血因子。根据所需凝血因子的性能选取用输注制剂和种类。如血小板减少者须输新鲜血液或血小板悬液。血友病甲必须输新鲜血、血浆或抗血友病球蛋白制剂。而血友病乙输库血也可见效。凝血酶元复合物可补充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和。
  3、止血药物应用:给予病因治疗的同时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止血药物。血管因素所致的出血可以用维生素C、激素、路丁和安络血。抗纤溶药物仅能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在血友病可用以保护形成的血块。维生素K只是肝内合成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所需的物质。相关链接医药行业合作信息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出血性疾病”相似的文章

更多>>

出血性疾病疾病

(1)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 。 (2)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 (3)凝血酶原消耗试验。生理状态下,血液凝固需要消耗大量的凝血酶原,凝固后血清中剩余的凝血酶原很少,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如果凝血因子Ⅷ、Ⅸ、Ⅺ、Ⅻ...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