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简介―生命经纬

时间 : 2009-12-08 02:15:58 来源:www.biox.cn

[摘要]

单纯性肥胖简介-肥胖

单纯性肥胖,对于人们来做太不陌生了,当我们的生活正在走向小康的时候,您会觉察到周围人群中的胖子正在悄悄地多起来。肥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已大大超过您的想象力,在那些被褒贬为“富态”的胖子后面,却隐藏着各种各样的灾难。肥胖是人体脂肪积聚过多的状态。当食入的能量高于能量的消耗时,脂肪组织就积聚下来,体重随之增加。体重的增加,除因脂肪过多外,也可是水分储留和肌肉发达。我们通常所说的肥胖,就是指因脂肪积聚过多,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状态,而体重仅超过标准体重的10%,只能认为是超重。单纯性肥胖就是肥胖病中最常见的-种。肥胖是体脂增加的结果,可它最终表现出的是体重的增加。在生理状态下,由于一年四季穿衣的不同,以及测体重前未排尿便,都时常使人感到体重无缘无故地增加了1Kg,更何况水平衡的一日间波动量在1.4kg左右,这并不为奇。妇女在月经期前,体液积聚可高达2kg。实际上,如果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从30岁以后,也可能在20~24岁以后,体重的变化常常固定在一个正常的波动范围,体重不应该有太大的变化。在南非的祖卢人(Zulus),他们长期生活在乡间,饮食以谷类、水果和牛奶为主,体重可维持不变,直到60岁以后,体重才开始下降。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山区也有这种规律,城市里从事某些体力劳动的人,在正常饮食条件下,其体重变化亦不大。至今为止,大部分医生都赞同用体重指数来判断肥胖症。(体重指数(BMl)=体重(千克)/身高(m2)),当体重指数大于24时为肥胖。单纯性肥胖症的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的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多有明显的家族史及营养过剩的情况。也正是这种原因,该种肥胖的病人,脂肪主要分布在躯干、腹部、脂肪细胞的体积往往较大,而细胞数量不增加(成年起病型肥胖症)。若是从小时候就胖,则脂肪细胞的数量常常增加,细胞肥大遍布全身(幼年起病型肥胖症)。一位肥胖人全身的脂肪细胞数量可比同龄正常人脂肪细胞数量增高到3倍以上。随着肥胖体型的形成,继发而来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肝胆疾病、通气不良综合征及各种感染症,如潮水一般地到来:  肥胖人中间的糖尿病发生率四倍于非肥胖人,40岁以上的人约70%-80%,病前有肥胖。  肥胖人中间的年青人(20岁-30岁)高血压病发生率比非肥胖者高出5倍;40岁-64岁肥胖者高血压病发生率增加50%。  肥胖的中年男性体重超过30%者,猝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提高4倍;脑血管病发生率提高7倍;动脉硬化的发生是普遍现象。  肥胖人中的30-50%的人合并有脂肪肝;胆固醇性胆石症为非肥胖者的3倍。  肥胖人骨关节病发生率为12-43%,而骨关节病病人中肥胖人占12%-45%;痛风性关节病病人肥胖者占50%。  寻找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发现:  约有近30~33%的单纯性肥胖有明显的家族史。有人调查发现:父母均胖其子女肥胖者约占70-80%。异常的嗜食是导致肥胖人能量过剩的重要原因,油腻香酥的刺激,大开肥胖人的胃口,以致使每天所吃食物的90%都被吸收,犹如饿狼捕食,芳香汽水、鲜啤果酒等等,导致异常饥饿综合征的出现。  不科学地减肥、误餐再度刺激肥胖。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天的食量分1、2、3、4、5次食用,结果发现一日一餐的人长得最胖。难怪有些一日两餐的妇女,节食半个月后,食欲反大增。  不要忘记高糖饮食会导致胰岛素及血糖水平的升高,刺激脂肪合成,再度激发肥胖。  人为因素的好逸少动,降低了体能的消耗,加之营养丰富,自然能量的摄人大于输出,多余的能量转化成脂肪,人怎能不发胖。  如此如此,对于单纯性肥胖的成因就有了:高胰岛素血症论;脂肪细胞增殖;误摄食型论;遗传论;运动不足论;热产生机能障碍论……。  难怪人们交谈:减肥这样难。!  “一物降一物”这被认为是千真万确的道理,招致人们想出更多的减肥方法:  饮食控制,采用低热量饮食,不吃糖果、点心、甜食、冷饮及水果等含糖多的食物;不吃糖酥肥肉,油炸食物。m度肥胖人(BMI>28)狠狠心,间隙饥饿疗法来二天,每日热量限制在836.8kJ~3347.2KJ),体重下降、再逐步加到5020.8kJ,6276kJ,7531.2kJ/天,维持体重不增加。  减肥食品可选用:麸子面包、冻豆腐、泡菜、芹菜、黄瓜、冬瓜。  运动减肥常坚持、每天散步半小时,骑车、游泳、划船、踏车最佳。爬楼梯、健美操、拾豆子方法简便。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单纯性肥胖简介―...”相似的文章

更多>>

单纯性肥胖疾病

测量身高,称量体重是肥胖人减肥治疗最基本的检查。 查空腹或餐后胰岛素能识别肥胖症(病)的特征。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糖耐量试验能了解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 有关的血脂化验能了解肥胖人是否合并高脂血症。 甘...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