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8 02:09:06 来源:blog.sina.com.cn
真诚为医,寿福于民,中医名家林真寿,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也称胆囊摘除后遗症、再发性胆道综合症,系由于胆囊切除术后所出现的与胆系病变有关的临床症候群。此病多发,治疗颇为敕手,中医常抓住“胆与十一脏”的特性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也称胆囊摘除后遗症、再发性胆道综合症,系由于胆囊切除术后所出现的与胆系病变有关的临床症候群。此病多发,治疗颇为敕手,中医常抓住“胆与十一脏”的特性,观其脉证,随证施治,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病因:
据有关资料认为: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术后胆盐代谢异常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胆囊切除术时遗漏的胆系疾病,如肝外或肝内胆管结石等。也可为胆囊切除除术本身所造成,如胆囊管遗留过长,外伤性胆管狭窄等。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在胆囊切除术后,往往在数周、或数月、或数年后出现胆道术后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部或右季肋部疼痛不适,常呈隐痛或纯痛,压迫感,其性质不同于术前的胆绞痛,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腹胀、大便稀薄等,偶有胆管痉挛而呈绞痛发作。症状与进食尤其进油脂食物有一定关系。重者可由胆道感染向上扩散,而出现寒战高热,黄疸等。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西医治疗:
据有关资料:西医治疗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种:
非手术疗法的适应症:①胆管结石直径<1cm,胆管下端又无狭窄者。②胆道感染尚无明显胆管梗阻者。③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胰腺炎。④胆道蛔虫症。⑤胆道功能紊乱。⑥胆系外疾病如食管裂孔疝、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等。
手术疗法的适应症:①反复发作的较大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壶腹嵌顿结石、胆管狭窄合并胆管结石。②胆管狭窄反复发作胆道感染,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③Oddi括约肌狭窄,慢性胰腺炎伴壶腹部或胰管梗阻。④胆囊管遗留过长,形成有炎症的小胆囊。⑤药物难以治愈的胆系外疾病,如食管裂孔疝、溃疡病等。
中医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中医无此病名,但从对胆的认识来看,二千年前的《内经》中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为“中清之府”、“奇恒之府”,主“藏而不泻”;“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都说明胆有重要功能,在人体脏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内经》又说:“邪在胆,逆在胃,胆溢则口苦,胃气上逆则呕苦汁”。说明胆病可以及胃,亦可以由胃及胆,胆胃同病,并与肝、脾、肾多脏有关。
胆囊切除术后虽然在脏腑中缺了“胆”腑,但在病理认识上多认为肝胆失于疏泄、气机升降失调。治疗上紧紧抓住“胆”的升发功能,强调因势利导,促其升发、疏泄利胆为主要目的和方法,并兼顾脾胃、肝肾等其他脏腑,又兼清热、利湿、化瘀等。
胆囊切除术后中医治疗不拘泥有“胆”无“胆”,而根据出现的不同症状,辨证施治,但有时还要适当考虑“胆囊切除术后无胆”的辨病治疗。如临床常见肝气郁滞者宜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逍遥散等加减以疏肝理气、利胆和胃;肝胆脾胃湿热湿热内蕴者,宜用半夏泻心汤、温胆汤、大柴胡汤、茵陈蒿汤等清热祛湿,清胆和胃;脾胃虚寒的宜用香砂六君子汤、痛泻要方、理中汤等健脾温中,益胃利胆降逆等等。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