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7 14:25:38 来源:journal.shouxi.net
目的 分析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流行,病情的变化情况。方法 自2007年12月16日2008年6月26日收治260例海洛因成瘾患者给予人工合成的麻醉药品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入组后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肝、肾功能、HIV、HCV抗体检
作者:庞应龙,陈凤玲,高敬芝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石嘴山市疾控中心
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摘要】目的分析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流行,病情的变化情况。方法自2007年12月16日2008年6月26日收治260例海洛因成瘾患者给予人工合成的麻醉药品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入组后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肝、肾功能、HIV、HCV抗体检测。结果260例病例中HCV抗体阳性96例,且谷丙转氨酶≤40u/L13例。结论丙型病毒性肝炎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比例高,超过正常人群的十几倍,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是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流行;病情变化
自2007年12月16日—2008年6月26日共收治了260例吸毒成瘾患者,其中有96例丙型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阳性患者中男80例,女16例,年龄20~51岁,平均35岁。基础病史,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发作期2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13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携带者81例。
1.2诊断依据及临床表现(1)慢性丙肝急性发作均有几年以上的病史,突然发作,抗-HCV阳性,谷丙转氨酶在500单位左右,伴有恶心、呕吐、腹胀、乏力、纳差,未出现黄疸,肝脏肿大等症状。(2)慢性丙型肝炎抗-HCV阳性,谷丙转氨酶在40~200单位,有3例伴有乏力、纳差等轻度症状。(3)丙肝病毒携带者无任何临床症状,抗-HCV阳性,谷丙转氨酶在(40单位以下)正常范围。
1.3病情进展情况慢性丙肝急性发作2例,占2%,住院治疗1个月后继续服用美沙酮,谷丙转氨酶降至100单位以内,时有乏力、纳差症状;慢性丙肝13例,占13%,患者未作相应治疗,仍伴有乏力、纳差症状。
2讨论
丙型病毒性肝炎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1992年调查抗-HCV流行率为3.2%,某些特殊人群感染率较高[1]。我门诊260名吸毒人员中96例HCV感染者,感染率为37%,分析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感染:(1)96例HCV感染者中通过静脉注射毒品者80例,部分有共用针具史;口吸毒品者16例。使用不洁针具静脉注射毒品是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2)吸毒人员通过共用注射器感染丙肝可导致丙肝在夫妻间的传播,丙肝患者的配偶HCV感染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吸毒人员行为道德约束力差,性乱交可导致丙肝在与性活动有关的特殊人群中传播。性接触传播是丙肝的另一个重要传播途径。
HCV感染以后大多数发展为慢性肝炎,肝脏损害轻重不一。在发病过程中有机体因素、病毒因素或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但重要的是HCV持续感染引起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在清除病毒同时使肝细胞受到损害。说明自身免疫反应在丙肝的发病机体中有重要意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起到决定性因素。
目前对丙肝的治疗还未有特效药,如用干扰素治疗可根据病情而决定。
【参考文献】1潘孝彰,卢洪洲.新发传染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