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7 06:01:11 来源:www.fzsee.com
玻璃体混浊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但它们实际上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包括眼睛和全身性疾病在眼部的一种表现,可由炎症、出血、外伤、变性和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
首先常见的是眼部的疾病,如色素膜炎。包括周边部色素膜炎、梅毒、结核、结节病、交感性眼炎等。疾病不同,玻璃体混浊的表现也不同,可有以下的体征:有的是粗大的点状,伴有色素颗粒混浊,弥漫尘埃状、块状、索状、分支状和雪球状混浊。一般的炎症混浊,如果对抗菌素敏感,经过适当的治疗,可逐渐吸收。严重者对治疗不敏感,逐渐纤维化、机化成条索状,牵拉视网膜脉络膜,并坏死,导致眼球萎缩。
另一种常见的混浊原因是玻璃体出血。有的出血起源于视网膜血管。如视网膜出现裂孔,而裂孔的位置正在血管上,这样就导致了血管破裂,血液流入玻璃体内。因此,不明原因的玻璃体出血。又伴有近视眼的患者,首先要警惕视网膜裂孔,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便可以预防视网膜上出现新生血管。这些血管的破裂又可以引起眼底的反复出血。发生在男性年轻人的玻璃体出血。一般多见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这种病也容易引起反复出血。出血能否则吸收要看出血的量、患者的年龄、眼底有否机化等。治疗要在出血比较稳定后,经过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出新出血管和无灌注区,进行激光治疗,将容易出血的部分进行封闭。如果出血量大而无法吸收,最终虽然稳定,但有机化的形成的可能性和出现机化,就要进行玻璃切除术。
眼外伤。无论是钝挫伤还是穿通伤。都可以引起玻璃体出血。即使在穿通伤的当时不出现玻璃体出血。但在穿通伤伤痕处可以机化形成条索,并在以后引起视网膜脱离,而且在伤痕处有新生血管的形成,可引起迟发性出血。因此,外伤以后要对所出现的玻璃体混浊给予特别的注意,有机化的倾向应该密切观察,需要时应做玻璃全切除手术。外伤以后还可以因为出血吸收不好,使红血球变性,成为“血影”细胞。堵塞前房角引起眼压增高,而发生继发性青光眼。
变性引起的玻璃体混浊多见于高度近视眼患者,由于玻璃体先发生液化,再出现颗粒状混浊甚至出血。变成较大的混浊块。混浊加重时,要注意是否有视网膜脱离。
全身性疾病也常见有玻璃体混浊。肾炎、妊娠中毒症、白血病、败血症状等都可以使玻璃体混浊。感染寄生虫病,也可以随着血运引起玻璃体的混浊,尤其眼内寄生虫,会直接引起玻璃体混浊,这种玻璃体混浊应该治疗其原发病。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