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7 07:28:52 来源:journal.shouxi.net
,首席医学网目前收录有300多种中文权威医学杂志,提供免费全文阅读,实现全文检索,提供医学论文的免费查询、论文阅读、论文下载,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以及在线投稿
作者:任江作者单位:454003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心内科
加入收藏夹【关键词】布卡综合征,家族性;球囊扩张;下腔静脉;肝静脉
例1.男,45岁。临床表现为腹胀、纳差、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双下肢水肿,腹水。彩色超声示:下腔静脉入房处隔膜形成,肝淤血,脾大,腹腔内少量积液,弥漫性肝损害。下腔静脉造影显示:下腔静脉近右房入口处狭窄95%;远心端严重扩张。诊断为布—卡综合征(BCS),选择单纯球囊扩张;送入25mm×40mmCordis球囊于病变处进行扩张,直至球囊饱满,缓慢释放球囊压力,反复扩张3次,以免突然回心血量增加导致心力衰竭。再次造影显示下腔静脉狭窄消失,血流通畅,随访1年无异常。
例2.男,39岁,为例1胞弟。临床表现为双下肢水肿,静脉曲张15年,曾于10年前诊断BCS,已行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术;6年前病情复发,下肢静脉曲张、水肿,膝关节以下溃烂,色素沉着等。彩色超声提示肝静脉无狭窄及血栓,下腔静脉肝后段可见支架强回声,内径约15mm,右房入口处支架近端管腔内径狭窄约6mm。下腔静脉造影显示:下腔静脉近心端完全闭塞,远端及肝静脉明显扩张。给以充分抗凝、溶栓等内科治疗后行介入治疗开通下腔静脉;曾经尝试用交换型超硬导丝刺穿隔膜未果,然后应用瓣膜成形球囊中的长钢丝刺穿隔膜通过右房至上腔静脉后,先用10mm×30mmCordis球囊通过病变处预扩张,然后应用30mm×50mm瓣膜成形球囊在隔膜狭窄处反复扩张3次(图1),效果满意,狭窄消失(图2),下腔静脉压力下降至1.76kPa后结束手术。
讨论布—卡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是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阻塞导致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的一组特征性症候群,易误诊为肝硬变、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而延误治疗。以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但近年来,随着血管介入器材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介入治疗。
目前的介入方法有2种,即单纯球囊扩张及下腔静脉支架置入,这要求很好地选择适应证。单纯狭窄如果是隔膜型的可以进行球囊扩张治疗;如果是管型的,则往往球囊扩张后即刻效果欠佳,因此要选择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更好些。一般临床上可分为4型:I型是紧邻隔下的下腔静脉呈膜样闭塞;II型是下腔静脉完全闭塞,可为1/2或几个椎体长度;III型是膜样闭塞伴整个下腔静脉狭窄;IV型是下腔静脉正常仅肝静脉闭塞。I、II型多见,后两者少见。完全阻塞型BCS的治疗理念:BCS依据疾病明确诊断时间早晚,其临床表现各异,最严重的后果是由于下腔静脉或肝静脉的阻塞所导致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征,除此之外的症候群并不致命,所以BCS的治疗关键在于肝静脉的开通和恢复肝静脉的正常血流[1]。这种治疗理念在BC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如下腔静脉阻塞同时伴有肝静脉阻塞,解决肝静脉阻塞远比解决下腔静脉阻塞的意义大,应首先开通阻塞的肝静脉[2];多支肝静脉闭塞在不能保证多支肝静脉全部开通的情况下,应首先开通较粗大的静脉,如右肝静脉或左肝静脉,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有1支开通的肝静脉其直径在1.0cm以上,可满足整个肝脏静脉血的回流,不必开通所有闭塞的肝静脉。
【参考文献】1翟水亭,宗登伟,李天晓,等.完全阻塞型布卡氏综合征介入治疗穿刺开通方法探讨[J].中原医刊,2006,33(8):1012.2徐忠立.BuddChiari综合征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实用医学杂志,2000,16(5):345346.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