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布氏杆菌病

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

时间 : 2009-12-07 22:43:31 来源:www.ngx.net.cn

[摘要]

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防治日期:2009-09-23作者:来源: 

近年来,奶产品销量迅速上升,奶牛饲养也明显提高,已经成为养殖业的新亮点。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除了要加强日常的饲喂管理以外,奶牛的疾病预防也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更是奶牛最容易引发的疾病。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是由布氏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不但影响奶牛的生产力,而且威胁人的身体健康。目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已经将它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它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并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因此,加强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期我们就来为广大的奶牛养殖户介绍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防治技术。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奶牛布氏杆菌病是如何防治的。一、奶牛布氏杆菌病的防治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特点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奶牛布氏杆菌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牛及其皮毛、乳汁、尿液和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等。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为病牛接生进行感染。而且从事屠宰病畜、挤奶等工作的人员均可经过皮肤破损处感染细菌,也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结膜、性器官黏膜感染。人群最容易感染这种病,在我国,感染这种病的主要为奶牛养殖户,而且以青壮年男性居多。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症状布氏杆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当奶牛感染此病后,主要症状以病原菌侵害生殖系统为特征,具体可引发子宫、腹膜、关节、睾丸、淋巴结等炎症,最显著的症状则是怀孕母牛发生流产或不孕症,有些奶牛还会从阴道流出恶臭的分泌物。人若患此病,其免疫力降低,并且感染者会逐渐增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要想从根本上控制奶牛布氏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我们必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从而为控制和消灭奶牛布氏杆菌病提供更有利的技术支持。奶牛布氏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布氏杆菌病实验室通常采用血清学检验进行确诊。初筛试验一般采用动物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正式试验用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主要是利用被检奶牛的血清与虎红平板抗原混和,反应后根据凝集程度判定结果。若出现凝集现象,就可以判断是布病阳性。如果是阳性,就要通过试管凝集试验(SAT)进一步确认。实验室诊断只针对动物防疫部门的专业人员,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才能防治呢?防治措施布氏杆菌病可以采用抗生素结合维生素的方法来治疗,但为了防止病原传播,还是建议将患病奶牛全部扑杀,并进行焚烧深埋。下面是几种药物治疗方法,可以供您参考。(1)口服四环素,50毫克/千克体重,2-3次/日。(2)土霉素片0.1克/千克体重口服,2次/日。(3)硫酸卡那霉素,5万单位/千克体重,2次/日。(4)硫酸庆大霉素,8千单位/千克体重、2次/日。(5)口服维生素C,10-15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通常,为了彻底控制奶牛布氏杆菌病,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第一、要科学防疫。接种菌苗是控制布鲁氏杆菌病的有效措施。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疫病高发区。其中猪布鲁氏杆菌2号苗是可以减弱布鲁氏菌菌株,对奶牛免疫效果比较好。一般在牛犊出生后6个月左右接种一次,18个月左右再接种一次,免疫期可达数年之久。第二、要加强疫病净化。对于非疫病高发区,通常采用普检的方法。每年春秋两季,也就是每年3月初-5月初和9月初-10月底,要对奶牛按100%的比例进行布病检测净化。也就是对每头奶牛都要采用血清学检验进行确诊。检出阳性奶牛都必须及时扑杀,然后对其所在的牛舍进行消毒,并将其做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确保净化率达到100%。要加强消毒工作每个养殖场门口,应设置消毒间或消毒通道,人员车辆进行彻底消毒后,方能进入奶牛场。每三天用3%的消毒威或20%的生石灰对场地栏舍进行消毒,最好每月再进行一次全场的消毒,包括饮水槽也要经常刷洗干静,并更换为干净的饮用水。另外,每天要及时清理栏舍内的剩余草料以及粪便,如果粪便需要用来做肥料,须堆积发酵后才能使用。只有消毒工作做好了,才能防范可能带来的病源污染,防止疫病传播。第四,要加强引种管理。引进患病奶牛是感染该病的潜在威胁,应严格加强奶牛的引种管理。原则上建议各奶牛场实行自繁自养,尽量减少从外面引进种牛。第五,要加强人员管理。由于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病,会在人畜间交叉感染,因此需要加强养殖场内的人员管理。动物饲养者应有健康证,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由于各种活疫苗对人有不同程度的残余毒力,防疫过程中应注意自身防护;禁止在养殖场内屠宰动物、烹饪动物产品;限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养殖场,尽量避免与饲养者无关的人员进入养殖舍内。通过以上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可以降低奶牛的发病率,有效的杀灭布病,减少疾病传播。二、奶牛结核病的防治介绍完了奶牛布病的防治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奶牛结核病的防治。奶牛结核病的的特点和发病症状奶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特征是奶牛器官和组织中形成结核结节。其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结核菌可随呼出的气体、痰、粪便、尿、分泌物或奶排出体外,当易感染牛与病牛接触时,或食入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后可引起感染。饲养管理不良,如厩舍阴暗、通风不良,牛群拥挤,密度过大,饲料营养缺乏和环境卫生差等,都可加快本病的传播。牛感染结核病经过缓慢,由于患病器官不同,临床症状各不一致。患病初期,消化不良,逐渐消瘦贫血,咳嗽,同时被毛粗糙无光,听诊肺区常有罗音;到了患病后期,乳房淋巴结肿大,乳量减少,乳汁稀薄,并且伴有顽固性下痢,粪中混油粘液和脓汁。奶牛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牛结核菌素皮内试验是目前奶牛场所采用的主要诊断方法。已成为常规检疫制度,每年春、秋各检疫一次。方法是:先用肥皂水将牛左侧颈中部上1/3处擦透,然后用剃刀将该部位的牛毛刮掉,露出皮,大约刮程5厘米左右的方形,用碘酒消毒后,再用酒精脱碘,接着捏起皮肤,用卡尺测量消毒部位的中央皮皱厚度,共测量两次。接着对每头牛皮内注射0.1mL牛型提纯结核菌素。注射后72小时观察结果。主要检查肿胀程度。用卡尺测量注射部位皮皱厚度及肿胀面积。判定标准一般分为三种:阳性反应(字幕-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皮肤皱褶比原皮厚增加8mm以上者,其肿胀面积在35mm×45mm以上)。疑似反应(字幕-炎性肿胀面积在35mm×45mm以下,皮肤皱褶厚度增加5--8mm)。阴性反应(字幕-无炎性肿胀,皮肤皱褶厚度不超过5mm。)凡判定为疑似反应的奶牛,可对其侧颈部再作一次试验,确定是否阳性。奶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一旦奶牛患有结核病,通常都不进行治疗,为了防止病原传播,要将病牛淘汰扑杀,并且焚烧深埋。地点最好选在空旷的人烟稀少的地方,以免传染更多。针对奶牛结核病,只有加强防疫、定期检疫才是防治的有效措施。大致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强检测净化每年需要对牛群进行普检,通常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连续3次检疫均为阴性反应者为健康牛,阳性为结核病牛。普检应按照前边讲过的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来进行。第二、要做好定期消毒工作。每个奶牛场都要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制度,牧场和牛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每季度要进行一次全场消毒。消毒时,要先把牛赶到运动场,然后用3‰的灭毒威对牛舍进行全面的喷洒消毒。每个角落都要喷到。运动场最好也要每月喷洒消毒一次。每周都要用刷子将水槽清洗一遍,把里边的陈水换掉,换成新水。饲养用具,如铁锨或饲料推车等也要每周用5%的来苏尔溶液消毒一次。倘若检验出了阳性牛,除了要临时增加消毒次数外,还要对阳性牛所在的牛群定期进行检疫。第三是引种管理,第四是人员管理。这两项与布氏杆菌病中的是相同的,所以这里就不再为您重复介绍了。由此可见,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作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科学防治,就能降低发病率,甚至在一定区域内逐步消失。本期节目就为您介绍完了,希望能给电视机前的奶牛养殖人员带来帮助。

附件:
 相关文章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相似的文章

更多>>

布氏杆菌病疾病

⑴血像: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⑵细菌学检查:血,骨髓,尿均可作培养,早期血,骨髓培养阳性可达70%~80%。 ⑶血清学检查: ①血清凝集试验,病程2周以上可阳性,效价在1∶100以上,两次测定...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