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残胃癌

残胃癌

时间 : 2009-12-07 01:40:24 来源:www.med126.com

[摘要]

残胃癌诊断检查方法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消化病学,视频下载,【概述】 【流行病学】 【病因学】 【发病机理】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辅助检查…

【概述】 【流行病学】 【病因学】 【发病机理】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辅助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措施】 【预防】 【预后】【概述】 返回  残胃癌(cancerofgastricremnant)亦称胃手术后胃癌。因其既可发生于胃大部切除后的残胃内,亦可发生于单纯胃肠吻合,单纯穿孔修补或迷走神经切断后的全胃内。一般认为应限于胃非癌瘤性病变手术后发生的胃癌,若因恶性病变而作手术者则应指手术后20年以上发生的胃癌。残胃癌占胃癌的0.4%~5.5%。发生率各家报告不一,一般认为在1%~5%之间。男女之比为5.4∶1,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从胃手术至残胃癌发生的间隔时间文献报告不一,平均为13~19年,最长间隔为40年,少数病例短于10年。一般认为,胃手术后15年内,残胃癌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的胃癌为低,而术后15年以上,发生率逐渐增高,至术后20年以上,其发生率则较一般人群高出6~7倍。因此,过去认为早期胃切除可以防止消化性胃溃疡恶变的观点,现已被否定。胃与十二指肠手术切除后残胃癌的发生率两者大致相仿。残胃癌的发生率与首次手术方式有关。胃次全切除术后作毕氏Ⅱ式和单纯胃空肠吻合术者比毕氏Ⅰ式者更易发生残胃癌。残胃癌的好发部位是吻合口,但亦可弥漫发生于整个残胃。【诊断】 返回  由于手术改变了胃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X线钡餐造影常可遗漏较小的病灶,故确诊率为50%左右。  胃镜检查并作可疑部位的粘膜活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其确诊率在90%以上。【治疗措施】 返回    一旦确诊即应手术探查,尽可能争取作根治术。【病因学】 返回  胃大部切除或迷走神经切断后,胃呈低酸或无酸状态,加以胃泌素分泌下降使保护性粘液减少,胃粘膜逐步萎缩。而胃手术后的胆汁、胰液和肠液的反流更损害胃粘膜,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乃是残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胃手术后胃酸减少,有利于细菌在胃内的生长繁殖。细菌毒素及胆汁被细菌分解的代谢产物,可有促癌作用。而含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更能促进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在这些致癌、促癌物的作用下,胃粘膜可能癌变。  胃手术后的疤痕、甚至不吸收缝线的刺激,亦可能是残胃癌发生的因素之一。  总之,胃手术改变了胃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使胃更多地暴露于致癌、促癌物的作用之下,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残胃癌即可发生。【临床表现】 返回  与一般胃癌大致相仿。胃切除术后10年以上始突然发生胃纳减退体重减轻、粪便隐血,以及中上腹持续性疼痛且不能被制酸解痉药物缓解等症状,为本病的常见临床表现。【预后】 返回

  常因早期诊断困难而致预后恶劣。残胃癌行次全胃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和未曾作过胃切除术的胃癌相仿。

...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残胃癌”相似的文章

更多>>

残胃癌疾病

1.有胃切除术史5年以上。 2.上腹部持续性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3.粪便潜血持续阳性。 4.X线钡餐检查:大多病例可见残胃有充盈缺损,但要与吻合口周围良性粘膜皱襞的增生相鉴别,X线检查对早期病变是困难的。...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