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
肠梗阻较罕见,有时诊断困难,孕妇及胎儿死亡率较高,如处理不及时,后果严重。发病率的统计差别很大,低至1∶66000次妊娠,或高达1∶7000次妊娠;国内资料报道发病率为0.16%,较Morris报道的0.018%明显增高。
【妊娠与肠梗阻的关系】
妊娠时由于增大的子宫可能对肠梗阻产生某些影响。例如,妊娠期子宫增大可使以往粘连的肠管受牵拉而扭曲或闭塞;增大的子宫挤压盆腔内的肠管,尤其乙状结肠受压明显;妊娠孕激素的作用,使肠管平滑肌张力减低,肠蠕动减弱,甚至发生
肠麻痹;如果肠系膜过长或过短,妊娠后肠管间的相互位置发生改变等。
肠梗阻与妊娠月份有关。据报道,由于粘连所致的肠梗阻发生在妊娠早、中、晚期的比例为别为6%、27%和44%,发生在产褥期的约为21%。
【临床表现及诊断】
腹痛为肠梗阻的主要症状。由于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引起肠壁平滑肌强烈的收缩和痉挛,产生阵发性的剧烈绞痛。高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早而频繁,呕吐物为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梗阻时,呕吐出现迟而次数少。此外,还可能有排气和排便障碍,多数患者不再排气、排便。发病后仍有多次、少量排气或排便时,常为
不完全性肠梗阻。体征主要为腹胀及腹部压痛,有的可摸到肿块;听诊肠鸣音亢进与
阵发性腹痛的出现相一致。妊娠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基本上与非孕期肠梗阻相似。但妊娠晚期子宫增大占据腹腔,肠袢移向子宫的后方或两侧,或因产后腹壁松弛,使体征不明显、不典型,应予警惕。
【治疗】
娠期肠梗阻的处理,应根据梗阻性质、类型、程度、部位、全身情况以及妊娠的期限和胎儿的情况等,采取适当的措施。
一、保守观察非绞窄性肠梗阻,应先保守治疗。包括暂禁食、胃肠减压、补液输血、应用抗生素等。对乙状结
肠扭转的病程早期,可小心插肛管排气或多次小量灌肠,以使扭转部位肠腔内气体及粪便排出。但有引起流产或早产的可能,应注意防治。
二、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12~24小时,症状不好转,梗阻未解除者,应采取手术治疗。术中彻底查清绞窄梗阻部位及病变程度,以决定手术方式。
三、产科处理①凡保留妊娠者,应给予安胎治疗;②妊娠早期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好转,梗阻解除者,可以继续妊娠。施行肠梗阻手术的病例,往往病情较重,不宜继续妊娠,可择期人工流产;③妊娠中期合并肠梗阻,如无产科指征,不必采取引产手术终止妊娠,但有部分病例发生自然流产;④妊娠晚期往往由于胀大的子宫影响肠梗阻手术的进行,应先行剖宫产术,多数可得到活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