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第1章正常肠道和肠系膜的解剖与生理学
第2章肠道影像学观察和分析
第一节肠道正常影像学表现
第二节常见的肠道异常影像学表现
第3章肠梗阻的基础知识概述
第一节物梗阻的病因、病理生理学及临床表现
第二节肠梗阳的治疗及预后
第4章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一节普通X线检查
第二节超声检台
第三节CT检查
第四节肠道内引人对比剂的X线造影检查
第五节MRl检查
第六节小肠血管造影术
第5章肠梗阻检查技术的比较及影像检查流程
第一节肠梗阻的检查技术及比较
第二节肠梗阻的检查流程
第6章肠梗阻基本影像学表现
第一节肠梗阻的X线表现
第二节肠梗阻超声表现
第三节肠梗阻的基本CT表现
第四节肠梗阻的肠道内对比剂造影表现
第五节肠梗阻的MRl表现
第六节CT在肠梗阻检查、诊断中的注意事项及意义
各论
第7章肠壁外病变
第一节粘连性肠梗阻
第二节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
第三节
肠扭转第四节
腹外疝第五节腹内疝
第8章肠壁病变
第一节肿瘤性肠梗阻
第二节外伤性肠梗阻
第三节成人肠套叠
第四节小肠瘘
第五节感染性病变
第六节炎症性肠病
第9章肠腔内病变
第一节粪石性肠梗阻
第二节
胆石性肠梗阻
第三节蛔虫性肠梗阻及异物性肠梗阻
第10章先天性肠梗阻
第一节先天性巨结肠
第二节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
第三节先天性肠旋转发育异常
第四节
消化道重复畸形第五节胎粪性肠梗阻
第11章其他少见的机械性肠梗阻
第12章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第13章动力性肠梗阻
第14章血运性肠梗阻
第15章
假性肠梗阻书摘:插图:
第1章正常肠道和肠系膜的解剖与生理学
肠梗阻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是各种病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结果。各种不同病因的肠梗
阻可导致相应胃肠道的形态改变,同时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学改变,甚至解剖位置的改
变。所以,在诊断肠梗阻之前,必须掌握正常的消化道生理学和解剖结构。
消化系统(alimentarysystem)由消化管(图11)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主要参与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出食物残渣等功能。临床上,通常以十二指肠悬肌(即Treitz韧带)为界,把消化管分为上、下消化道。而消化腺主要有两种,大消化腺包括大唾液腺、肝、胰,小消化腺是消化管壁内的许多小腺体,如胃腺、肠腺等,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肠梗阻一般较少涉及胃,所以本部分主要简单介绍肠道和肠系膜的正常解剖与基本生理功能。我来评论这本书更多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