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7 22:44:19 来源:qikan.shouxi.net
,首席医学网目前收录有300多种中文权威医学杂志,提供免费全文阅读,实现全文检索,提供医学论文的免费查询、论文阅读、论文下载,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以及在线投稿
作者:宋连华,张菊香,苏玉森作者单位:841700新疆乌鲁木齐,解放军第546医院内儿科
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关键词】肠套叠,急性;小儿;诊断
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2岁以后逐渐减少。不典型肠套叠的诊断尤其是早期比较困难,易误诊、漏诊而延误病情。现将我院近十年来早期误诊的24例肠套叠原因做一分析。
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中,男16例,女8例,男∶女=2∶1。年龄6个月~1岁12例,1~2岁8例,2~4岁4例,平均1.5岁。
1.2临床表现肠鸣音亢进14例,腹痛19例,呕吐7例,便血7例,腹部肿块5例,精神萎靡5例,发热3例。
1.3就诊时间3~8h15例,8~12h6例,12~24h2例,1~2天1例。
1.4确诊时间发病后24h内15例,24~48h者7例,48h以上者2例。
肠套叠是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肠套叠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多为原发性,仅5%为继发性。婴幼儿回盲部尚未固定,游离度过大是原发性肠套叠的易发因素。近来文献报道与病毒感染有关。其发病机制为肠蠕动失调,肠肌痉挛,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腔内,最终套入肠管缺血坏死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肠套叠早期诊断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超过48~72h常需手术治疗,病情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早期诊断是减轻患儿痛苦,降低肠套叠死亡率的关键。本组患儿早期缺少肠套叠的典型症状造成误诊、漏诊,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分析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1)对不典型肠套叠认识程度不够。腹痛、便血、腹部包块是肠套叠的三大典型症状,而临床疾病的表现千差万别,在疾病的早期更是不典型。(2)体格检查不细致。该组患者中经腹部超声发现腹部包块而后腹部触诊到包块者12例,未进行直肠指诊者5例。(3)按初诊疾病治疗无效时未认真查找其他原因。尤其是有原发疾病合并肠套叠的患儿,只注重原发病的治疗,在原发病好转而腹痛、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逐渐加重时,临床思维过于局限。如本组11例急性病毒性肠炎患儿,经前期治疗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而腹痛、呕吐症状反而加重未予足够重视。
因此,对于不典型肠套叠的诊断应注意:(1)要时刻树立急症意识。对接诊的每一名患儿,首先要排除常见的急症,然后再考虑常见病。(2)要随时保持动态观察。在原发病基础上合并肠套叠的患儿,在原发病诊治效果不佳时,要随时修正诊断。(3)要高度重视体格检查。肠套叠的患儿大部分经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均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如腹部触诊、直肠指诊等,在没有出现血便之前非常重要。(4)要及时进行辅助检查。一经考虑有肠套叠可能时,及时进行超声检查及诊断性空气灌肠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