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诊断: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的临床表现
(一)典型表现病程长,发展缓慢,一般在成年早期出现症状。
1.肾脏表现腰痛、腹痛、血尿或蛋白尿、多尿或夜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肾功能多呈缓慢进行性减退,早期表现为浓缩功能障碍,后期进展至
尿毒症。本病贫血程度较其它原因所致尿毒症为轻。
2.肾外表现肝脏囊肿最常见,数目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表现为肝区不适、疼痛及饱胀感,女性易累及。其它可有胰性囊肿、脾囊肿、动脉瘤、心瓣膜病变、
结肠憩室等。
3.并发症尿路和囊肿感染,肾结石,肾内钙化,动脉瘤破裂出血,囊肿癌变等。
(二)体检较大的多囊肾可在腹部扪及。
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的检查
(一)尿常规主要表现为血尿或蛋白尿,为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出现尿路感染时,尿中可出现白细胞甚至脓细胞。
(二)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波:检查肾脏可证实多囊性病变,基本上可确诊,为影像学检查之首选。肾体积可增大或明显增大,肾内可见无数大小不等无回声区。
2.腹部平片:可显示肾脏外形增大,边缘不规则。
3.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脏肿大,不规则,肾盏、肾盂受压移位及充盈不良。
4.CT:对分辨肾盂积水与中央位置的囊肿具有特异性,有助于诊断伴行的肾细胞癌和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结石、尿路梗阻等。
(三)基因联锁分析:对于尚未出现囊肿的患者可提供诊断参考,可使诊断达到症伏前水平,结合超声检查可减少假阳性及假阴性率。
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的诊断标准
(一)腰痛、腹痛、血尿或蛋白尿、多尿或夜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和家族史一初步诊断。
(二)上述“一”及影像学检查发现双肾皮、髓质布满大小不等无数的囊肿(小于30岁,囊肿数需超过或为2个;30~59岁,双肾囊肿数各需超过或等于2个;大于60岁,每侧肾脏囊肿数均超过或等于4个),有明确的家族遗传史,有肝脏囊肿、或胰性囊肿、或颅内动脉瘤等肾外表现一确定诊断。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的治疗:
一、本病如无症状,不作特别治疗,定期随访。
二、中医治疗
1.湿热下注型
主证:发热或不发热,口苦且干,口干不欲饮水,腰部疼痛,小便频数,淋漓不尽,或涩而痛,舌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多囊肾伴有尿路感染者。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八正散加减:蓄18g、瞿麦18g、山栀子9g、车前子(包煎)9g、灯芯草8g、土茯苓30g、大黄8g、滑石18g、甘草6g。
加减:发热重者加柴胡12g、黄芩10g、银花12g,小便量少加泽泻15g、石苇15g,血尿明显者加大小蓟各15g、白茅根30g。
2.阴虚内热型
主证:腰部肿块、尿赤挟血、混浊如淋、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或尿时涩痛,小便频数,舌红少苔,脉细数。多见于多囊肾伴血尿者。
治法:滋阴清火,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10g、黄柏6g、生地12g、萸肉10g、山药12g、泽泻12g、丹皮10g、土茯苓30g。
加减:伴湿热下注加瞿麦15、蓄12g;血尿明显者加小蓟15g、白茅根30g、藕节12g,尿色混浊加萆15g;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加玄参12g、花粉30g、地骨皮15g。
3.阴虚阳亢型
主证:头痛,或头晕目眩,耳鸣,视力减退,烦躁失眠,面色潮红,四肢麻木,甚则突然昏倒、抽搐、舌淡红、苔少、脉细脉。多见于多囊肾伴高血压者。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熄风。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杞子12g、菊花10g、生地12g、萸肉9g、淮山药12g、泽泻15g、丹皮10g、白芍15g、牡蛎30g(先煎)。
加减:肝阳上亢,且有风动之象如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者可加钩藤(后下)15g、夏枯草12g、石决明15g、珍珠母30g;若阴虚阳亢者,如见头晕、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则加生龟板15g、玄参12g、麦冬12g;若见头晕、抽搐、心烦不寐则加龙骨15g。
4.
脾肾阳虚型
主证:腰部肿块增大,面色恍白,尿少色赤,全身浮肿,畏寒肢冷,脘腹胀满,舌淡而胖,脉沉细。多见于晚期多囊肾。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熟附子12g、干姜6g、白术15g、吴茱萸6g、法半夏10g、砂仁6g、茯苓15g、泽泻10g。
加减:浮肿甚者加二丑10g、车前子15g;腹中疼痛加白芍12g、木香6g、厚朴9g。
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西医治疗
1一般疗法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尤其是腹部;妇女患者应控制妊娠次数;有浓缩功能障碍者要保证充分的水分摄入。本病属于慢性肾病(CKD)范畴,应按CKD治疗原则进行,包括避免高蛋白饮食;防治高脂血症;ACEI或ARB等防止进行性肾损害措施。
2对症及支持治疗
(1)控制高血压首选药物为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选用洛丁新10~20mg,1次/日;科素亚50~100mg,1次/日。对于难治性高血压可适当加用钙离子拮抗剂和a受体租滞剂。
(2)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并发的急性
肾盂肾炎。
(3)治疗囊内出血抑肽酶静脉或囊内注射对多囊肾囊内出血最有效。另可使用立止血静脉或肌肉注射以及应用作用于血管壁的止血药物。大剂量鱼精蛋白静滴也有效。
(4)防治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5)手术对肾周脓肿、蛛网膜下腔动脉瘤出血或巨大肾脏可考虑。一般不主张肾切除,下列情况除外:不能耐受疼痛,不能控制的尿路感染或囊性感染,巨大肾脏所致压迫症状严重,反复血尿、严重肾结石、恶性肿瘤可能等。
(6)囊肿穿刺对单个或多个巨大囊肿进行穿刺抽液、减压,据囊肿大小分别注射2~5ml红霉素与利多卡因混悬液(0.5g红霉素配2%利多卡因5ml)
3肾功能替代治疗和
肾移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疗效标准
一、治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尿液、血液检查结果正常。
二、好转症状、体征消失或减轻,尿液、血液检查结果好转。
三、未愈症状、体征、尿液、血液检查结果均无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