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7 10:04:50 来源:www.qqyy.com
为了固定骨折,增加脆弱骨的强度,婴儿期可采用经皮或经骨折端髓内穿针处理,暂时维持骨的力线顺列,此时穿针要求不一定完全贯穿髓腔,部分在髓腔内,部分在骨旁,也有帮助,34岁以后更换可延伸的髓内支杆。根据历史
内固定治疗成骨不全症?
根据历史记录,Seedorf记载IvarBenlos(众所周知的无骨Ivar),生活在十九世纪的后1/4时期,可能已患成骨不全症。Ivar,丹麦王RegnarLodbrog,传说双腿象软骨一样软。由于不能行走,他被放在屏板上带着去战斗。根据Tsipouras4,Ivar诊断的完全证实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尸体被WiHiam大帝掘出并烧毁。
在距离公元前1000年的埃及木乃伊可以发现成骨不全症早期病例的更多的确切的依据。木乃伊有tami-o’-shanter-shaped颅骨。放射片显示许多缝间骨。长骨变形,下肢表现为明显的前外侧弯曲。此外,牙齿显琥珀色,牙根不相称,小于牙冠,有此二项表现可诊断为牙齿成骨不全症。
1788年,Eckmann通过研究三代遗传骨脆性病家族,出版了现在被广泛承认的第一部学术文集。他命名这种病为先天性骨软化症。Seedorf认为成骨不全症可被称做Eckmann氏病,一种病通常由他的第一个发现者来命名。
Sillence等根据表型特征,骨放射学表现,遗传模式(表)将成骨不全症划分为4个独特的类型。这个分类目前广泛应用。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Imperfecta)又称脆骨症(Fragililisossium),原发性骨脆症(idiopathicosteopsathyrosis)及骨膜发育不良(periostealdysplasia)等。其特征为骨质脆弱、蓝巩膜、耳聋、关节松弛,是一种由于间充质组织发育不全,胶原形成障碍而造成的先天性遗传性疼痛。
成骨不全症是胶原合成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异型群体,常导致频繁骨折和长骨进行性畸形进展。此类疾病还会造成骨质稀少。在大多数轻度病人,骨矿密度平均低于正常30%。在疾病早期,骨折常可非手术治疗。在继发骨折或进行性畸形开始限制功能时常采取手术治疗。
(责任编辑:罗燕平)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