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尺骨鹰嘴骨折

用改良针丝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时间 : 2009-12-07 18:53:47 来源:www.med66.com

[摘要]

  尺骨鹰嘴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数骨折波及关节面,治疗要求既要达到解剖复位、固定牢靠,又要能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据此,我们于1989年1月~1998年3月选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36例。经临床观察,疗效较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15~57岁,平均37.7岁。伤后至手术时间8h内26例,24~48h5例,7~10d4例,2月1例。


  1.2 骨损伤情况 36例中,开放性骨折26例,陈旧性骨折1例,横骨折33例,粉碎性骨折3例,均为分离移位,两骨折块分离约0.8~3.0cm.本组病例合并同侧肱骨干骨折3例,尺神经损伤6例。


  1.3 治疗 本组36例均选用手术,臂丛麻醉,取肘后切口。开放性骨折经彻底清创后行切口两端“S”延长,陈旧骨折作肱三头肌舌瓣切口,先解剖尺神经并牵开保护,在骨折远端距断面2~2.5cm的后1/3处由内向外用3.0mm钻头横行钻一孔道,穿入直径1mm钢丝;骨折复位,再用直径1.5mm克氏针1根从骨折近端鹰嘴后方向远端与尺骨纵轴呈15°左右钻入,针进入远折端约6~8cm,钢丝环形缠绕针尾拧紧,折弯针尾,剪除多余部分,活动肘关节,检查骨折复位及固定情况。本组6例尺神经合并伤,根据伤情予以相应处理并前移。3例肱骨干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2 结果


  骨折达解剖复位33例。经6月~9年随访,关节功能按Weseley[1]疗效评定标准:优28例,良8例。


  3 讨论


  尺骨鹰嘴骨折手法复位欠理想者,可考虑手术复位、内固定[2]。国内有人曾作丝线、钢丝、克氏针、螺丝钉等固定,都因这些固定不够坚固难以维持解剖复位,甚至少数病例因固定松动、脱出而失败。1981年竹田[3]对尺骨鹰嘴骨折的几种内固定方法作了如下试验:当尺骨鹰嘴横行骨折,仅用钢针内固定时,用12.9kg的拉力就能把骨折块拉开;单用螺丝钉固定,需用24.2kg的拉力能把骨折块拉开;而用钢针加钢丝包绕固定,骨折块被拉开的力需42.1kg,可见针丝张力带固定非常牢固。


  针丝张力带固定尺骨鹰嘴骨折是AO学派首先倡导的一种内固定方法,主要是从鹰嘴顶端沿尺骨长轴平行穿入2根克氏针,再用钢丝绕针尾扭紧固定。然而经临床应用,发现骨折块小或尺骨髓腔狭窄者,2根平行克氏针穿入较困难。因此,我们把2根平行之克氏针改用1根克氏针从近端向远折端且沿纵轴向前呈15°穿入约6~8cm,再用钢丝环形拧紧固定。本组36例采用此法,固定完毕,屈伸肘关节,骨折块无侧方或分离移位,与使用2根平行克氏针固定进行比较,结果达到同样效果,并经6月~9年随访,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100%,与窦以宝[4]等报告相同。


  改良针丝张力带固定的优点:①符合肘关节的生物力学原理。尺骨鹰嘴骨折后,肱二头肌、三头肌及前臂屈肌的作用,鹰嘴前方产生压力,后方则发生张应力,此时克氏针、钢丝能克服后方张应力,使骨折块不产生分离,此处环形钢丝牢固的固定,加之肌肉收缩产生的动力性加压作用,可促进骨折的愈合。②此法无需特殊器械,手术操作简单。③可早期进行肘功能锻炼,有利于功能的恢复。因此我们认为改良针丝张力带固定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又一种且较为理想的方法。


  使用本治疗方法应注意:克氏针尾应尽量剪短,并深埋于肱三头肌深面,以避免针尾刺激出现疼痛;此外克氏针、钢丝不宜过细,以免影响固定;其次应注意预防尺神经损伤。


  参考文献


  1,WeseleyMD,PhilipA,Barenfeld,etal.TheuseoftheZuelzorhookplateinthefixationofolecranonfracture.JBoneJointSurg(Am),1976,58:859。


  2,赵定麟主编。实用创伤骨科学。上海:上海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134。


  3,竹田。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整形外科杂志,1981,32:45。


  4,窦以宝,戴学山。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关节内骨折30例报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8,2(5)1:29。


  贵阳医学院附院骨科・唐本森 卢c康 宁旭 张皓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用改良针丝张力带...”相似的文章

更多>>

尺骨鹰嘴骨折疾病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本病的辅助检查主要是X线检查: 在评估尺骨鹰嘴骨折时,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是不能获得一个真正的肘关节侧位X 线片,在急诊室常常获得的是一个有轻度倾斜的侧位X 线片,它不能充分判断骨折线...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