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7 15:07:54 来源:yahoyi123.blog.sohu.com
青松
chongyaopiyan虫咬皮炎insectdermatitis
因染虫类毒液或虫体粉毛而引起的皮肤炎症。因虫类不同而有蛸虫皮炎、钩虫皮炎和桑毛虫皮炎等。发病率很高,常见于春末、秋初季节,多见于小儿和青少年。皮疹常在几小时到几天内消退,如果被反复叮咬,则皮疹此愈彼起,病期延长。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为原则。 本病在晋代《肘后方》和隋代《诸病源候论》中均有类似记载,尤其对沙螨描述很详细。 虫咬皮炎是因昆虫叮咬,或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粉毛,邪毒侵入,阻于肌肤而成。常见的害虫有跳蚤、虱类、蠓、刺毛虫、飞蛾、蚊、臭虫、蜂、蛸虫、钩虫、桑毛虫等。 皮疹以水肿性丘疹、风团、斑点为多见,也可起红斑、水疱。损害呈散在性分布,往往在风团样损害的上面,有一针头大小的瘀点、小丘疹或水疱,疱破后引起糜烂,有的因继发感染而形成脓疱疮。自觉瘙痒、灼热或疼痛。症状的轻重,可随病人体质而不同,有的损害较轻,有的局部成片红肿,水疱较大,甚至发生瘀斑。治疗:宜清热利湿解毒,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或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三次,儿童减半。外用1%薄荷三黄洗剂外搽,有继发感染者外敷青黛膏,或外搽颠倒散洗剂。 (马绍尧)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