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

时间 : 2009-12-07 12:33:38 来源:www.chinaparent365.com

[摘要]

出血性疾病【症状】 出血是儿童较为常见的症状,发现宝宝出现鼻出血或皮肤上的出血点,往往引起家长的恐慌,而出血有时也的确与一些严重疾病有关,理应重视。出血性疾病通常有以下特点:无诱因的出血或轻微外伤后.

出血是儿童较为常见的症状,发现宝宝出现鼻出血或皮肤上的出血点,往往引起家长的恐慌,而出血有时也的确与一些严重疾病有关,理应重视。

出血性疾病通常有以下特点:无诱因的出血或轻微外伤后出血不止,常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出血部位可广泛,也可局限,但皮肤、粘膜常为主要发生部位,家长应仔细检查孩子的全身,尤其是下肢和受压部位皮肤。皮肤瘀点与充血性皮疹的区别在于,瘀点用手指按压后不会退色,而充血性皮疹会瞬时地褪为正常肤色。

儿童中出血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也叫特发性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为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血小板减少。

【应对措施】

发现孩子有出血倾向,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配合医生的检查,以便及早诊断。

治疗原则:避免外伤出血。起病急、出血轻、血小板轻度减少者,可不用药物治疗。出血严重者,可采用激素和(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严重出血危及生命者,输注血小板。慢性难治病例可用免疫抑制治疗或行脾切除。应该了解以上治疗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防止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

1.注意识别出血征象,如瘀点、黑便,注意失血量、观察面色,发现出血应立即就医复查及治疗。

2.对出血不止部位可采取压迫止血方法,鼻出血时可用手指按压鼻翼根部,并让孩子坐起来。仰卧位不仅不利于止血,鼻血从后鼻孔流下,还有发生窒息的危险。

3.避免外伤:不要玩锐利玩具,限制剧烈活动,以免外伤出血。不使用硬质牙刷、不挖鼻孔、不要吃坚硬或多刺的食物。

4.尽量安抚孩子,消除对医院和医生的恐惧心理,以免哭闹、躁动造成出血加重。

5.预防感染,避免去公共场合。以免引起病情加重或复发。

6.避免使用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等。

其他各类出血性疾病治疗原则不同,但以上注意事项也都是适用的。

【发生原因】

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人体正常止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倾向的一大类疾病,包括遗传的、先天的和后天获得的。

通常我们把出血性疾病分为三大类:

1、血管异常性疾病: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某些严重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

2、血小板异常性疾病:

(1)血小板量的异常:如原发性或各种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也可能是白血病患儿出血的主要原因。血小板增多症也可导致出血。

(2)血小板功能缺陷: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药物因素所致血小板功能障碍等。

3、凝血-抗凝血功能异常:

  (1)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

  (2)抗凝血物质增多: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对原发病及早治疗。

【易发年龄】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出血性疾病 ”相似的文章

更多>>

出血性疾病疾病

(1)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 。 (2)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 (3)凝血酶原消耗试验。生理状态下,血液凝固需要消耗大量的凝血酶原,凝固后血清中剩余的凝血酶原很少,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如果凝血因子Ⅷ、Ⅸ、Ⅺ、Ⅻ...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