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传染性脓疱病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

时间 : 2009-12-07 09:28:41 来源:nc.mofcom.gov.cn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 - 新农村商网

羊传染性疱病是脓疱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性病变是在嘴唇、口角、鼻孔周围等处的皮肤、粘膜上形成丘疹、水泡、脓疱,破溃后形成状厚痂,故又称羊口疮。本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对成年羊危害轻,对羔羊危害重,死亡率在1%―15%之间,康复后发育迟缓

  一、流行特点

  病羊和带毒羊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脓疱和痂皮内,感染不分品种、性别、年龄,羔羊、幼羊最易感,呈流行性;成年羊发病较少,多为散发性。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多发。健康羊主要通过接触传染,被污染的圈舍、饲草、用具等可间接传染,多为群发,只要有一只羊发病,将迅速波及全群。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感染,放牧于芒刺或灌木丛生草场的羊群多发。由于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只要发生一次,可持续多年。在草料缺乏、羊只瘦弱、羔羊缺奶、抗病力降低的情况下,本病易发。

  二、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4天―7天。发生部位主要在嘴唇、口角、鼻孔周围,其次是乳房、外阴及蹄部。发病后首先出现丘疹,继而形成水泡、脓疱,破溃流黄水,最后结痂,形成褐色或黑色的疣状物,揭开痂皮可见黄水或脓样物质。病羊患处发痒,嘴头不断在建筑物或树木上强行摩擦,严重时采食困难,精神不振,体温升高,采食和反刍减少,最后因机体衰竭而死亡。

  三、治疗

  1.西药治疗:使用消毒、杀菌、抗感染药物。揭去痂皮,用温盐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1%―3%硫酸铜溶液、明矾溶液等清洗创口,然后涂抹碘甘油或2%龙胆紫、鱼石脂软膏、尿素软膏等。同时,每只羊内服或肌注病毒灵0.4克―0.6克,每天2次,连用3天―5天。蹄部可用3%克辽林或3%来苏尔溶液洗净,擦干再涂松馏油。乳房部用2%―3%硼酸水冲洗,涂氧化锌鱼肝油软膏。

  2.中药疗法:

  (1)本着去腐生肌、消炎止痛的原则,配制中药如冰硼散、雄黄散、脱腐生肌散等在患部涂敷,效果良好。

  (2)选用中药消毒散,即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等量粉碎成末,混合玉米面喂服。

  3.民间偏方:

  (1)揭去痂皮,用适量的百草霜(锅底黑)或尿素撒敷,每日1次―2次,连用3天―5天。

  (2)硫磺50克研末,加适量废机油调成糊,将患部用温水洗净后涂擦。

  (3)将生石灰的澄清水加适量辣椒面(生干均可)调匀后涂于患部。

  (4)辣椒面适量,加5%的碘酒调成糊,涂于患部。

  4.防止继发感染:该病容易继发感染其它疾病,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使用抗菌消炎药和解热镇痛药辅助治疗。

  四、预防

  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是不从疫区引进羊只和畜产品,引进羊只时,应隔离检疫2周―3周,并多次彻底消毒蹄部。避免饲喂带刺的草或在有刺植物的草场放牧。适时加喂适量食盐,以防羊只啃墙,减少损伤皮肤、粘膜的机会。发生本病后,除对病羊隔离治疗外,应对圈舍、用具、体表及蹄部进行消毒。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 羊传染性脓疱病...”相似的文章

更多>>

传染性脓疱病疾病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脓液中可分离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必要时可做菌型鉴别。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