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7 07:34:03 来源:journal.shouxi.net
,首席医学网目前收录有300多种中文权威医学杂志,提供免费全文阅读,实现全文检索,提供医学论文的免费查询、论文阅读、论文下载,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以及在线投稿
作者:赵雪松作者单位:吉林省柳河医院,吉林柳河135300
加入收藏夹【关键词】鼻中隔穿孔;修补;鼻底黏膜瓣
鼻中隔穿孔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多由外伤或手术损伤引起,其所带来的鼻塞、鼻干、鼻衄、头痛等症状给病人的痛苦是巨大的,然而手术修复的成功率很低。2002年~2006年我科采用鼻底黏膜翻转修补鼻中隔穿孔1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手术修复16例,外伤性穿孔1例,手术损伤穿孔15例。女性3例,男性13例。年龄在23~54岁之间,穿孔面积最小0.8cm×0.7cm,最大面积2.0cm×1.2cm。穿孔部位均接近鼻底。
1.2手术禁忌证:原发病为梅毒、结核或其他慢性传染病者,或原发病因未去除者;需弄清并治愈原发病后再修补;鼻腔有急性炎症或有鼻黏膜萎缩者不宜手术。
1.3术前鼻腔准备:术前1周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局部涂红霉素眼膏;术前3d静滴抗生素及激素;术前剪鼻毛。
1.4手术方法: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局部用0.1%利多卡因(内含少许盐酸肾上腺素)浸润麻醉,用尖刀剥离鼻底黏膜,向下翻转,使其覆盖穿孔部位,在穿孔边缘做新鲜创面。用特制鼻中隔黏膜针缝合,或用直针褥式缝合,使穿孔完全闭合,鼻底创面用凡士林纱条覆盖,鼻腔填塞IVALON止血棉片各1片。术后静滴抗生素、止血药。术后72h抽出纱条。每日清理术腔,局部喷金因肽,涂红霉素眼膏,每日3次。
1.5结果:16例穿孔完全修复成功。随访半年,有2例失访,14例黏膜恢复正常功能,鼻腔症状消失。
鼻中隔穿孔后,导致鼻腔空气层流破坏,引起鼻塞、鼻干、甚至鼻衄、鼻黏膜长期缺乏养护,不利于术后愈合。术前的鼻腔准备对术后的愈合起决定性作用。由于鼻中隔黏膜较易撕脱、破裂,所以手术操作一定要准确、轻柔。缝合过程中的小直针褥式缝合大大降低了缝合难度,使操作简单易行。鼻黏膜的再生能力强,黏膜对位缝合后,只要黏膜血供正常,成活的机率就很大。鼻腔填塞不宜过紧,否则影响黏膜瓣血供,造成修复失败。术后每日3次涂红霉素眼膏,喷金因肽是对修复鼻腔黏膜的保护性措施,保证黏膜的加温、加湿、除尘功能。促进黏膜愈合,防止黏膜坏死。总之,利用鼻底黏膜瓣修复穿孔简便、易行,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