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7 20:35:43 来源:journal.shouxi.net
,首席医学网目前收录有300多种中文权威医学杂志,提供免费全文阅读,实现全文检索,提供医学论文的免费查询、论文阅读、论文下载,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以及在线投稿
作者:闫毓茜闫伟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三医院针灸科,天津300250
加入收藏夹【关键词】头痛,丛集性;针刺疗法
丛集性头痛,也称组织胺性头痛,其特点为突然发作,头痛多从一侧眼窝及其周围开始,向同侧颞顶部及耳鼻扩散,也可扩散至枕、顶部。疼痛为钻痛或搏动性痛,同时伴有眼结膜充血、流涕、鼻塞等症状,20min即可达到高峰。每次持续数十分钟至2h。发作期间几乎每日发作一至数次,时间和部位不固定,连续发作可持续数周到数月,故得名“丛集性头痛”。2005—2006年,我们采用循经取穴治疗丛集性头痛3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我院针灸科门诊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1日,最长3年;左侧头痛17例,右侧头痛13例。
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头痛学会头痛分类委员会1988年制定的关于丛集性头痛的诊断标准[1]。
1.3治疗方法取穴:患侧阿是穴、头维、阳白、合谷。疼痛部位在太阳经(目内眦至后项),加睛明、眉冲、通天、玉枕、天柱;痛在阳明经(前额至眼眶及鼻侧),加承泣、四白、巨骨羽人彡、地仓、禾骨羽人彡、迎香;痛在少阳经(头侧及鬓角),加瞳子骨羽人彡、听会、上关、率谷、头临泣、风池。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穴位局部消毒后,选用0.35mm×25mm不锈钢毫针,穴位直刺或斜刺0.5~1寸。得气后小幅捻转,均用泻法,使局部痛胀向周围扩散。留针30min后,将毫针拔出,不按孔穴,如有出血用消毒棉球轻轻拭去即可。每日1次。
1.4疗程1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5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拟订。痊愈:疼痛消失,随访15个月未复发;有效:疼痛消失又复发;无效:疼痛无变化。
2结果 本组30例,痊愈21例,有效9例,无效0例,治愈率70%,总有效率100%。
3讨论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较少见的神经血管性头痛,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丛集性头痛的发作由中枢(丘脑下部前端的部分细胞群)起步,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使某些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发生变化,引起三叉神经支配血管的改变,进而刺激三叉神经末梢感受器,导致头痛的丛集发作[3]。 中医学认为丛集性头痛属头风范畴,其疼痛部位在太阳、阳明、少阳经。按照中医循经取穴的治疗原则,治宜通调三阳经气,使血气和顺。取穴睛明、眉冲、通天等疏散太阳;瞳子骨羽人彡、阳白、风池等和解少阳;头维、迎香、合谷等清泄阳明。其中阳白穴为足少阳胆经穴,头维穴为足阳明胃经在头部的腧穴,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二穴都有清头明目、活血通络、止痛镇痉的功效。在现代医学解剖位置上,头维穴位于耳颞神经支、上颌神经颧神经颧颞支、面神经颧支上;阳白穴位于额神经外侧支上。二穴均位于丛集性头痛的发作范围内,为治疗必选的穴位。以上诸穴合用,疏风活血,通络止痛,使其通则不痛,故达到良好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治疗疼痛的原理是通过调节内源性阿片肽的合成、释放来发挥镇痛作用和减少患者对疼痛的情绪反应,以提高痛阈和机体的痛觉耐受力[4]。同时,针刺也能够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纠正颅内外血管的收缩、舒张功能失调,故而疗效显著。急性期针刺治疗往往可达到即刻止痛的效果,而在丛集期针刺治疗可起到治疗、预防的双重作用。且安全、经济、无副作用,是治疗丛集性头痛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HeadacheClassificationCommitteeoftheInternationalHeadacheSociety.Classificationanddiagnosticcriteriaforheadache,cranialneuralgiasandfacialpain[J].NeurolNeurochirPol,1993,27(Suppl1):125-127.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30-231. [3]刘汝宏,丛志强.丛集性头痛发病机制的探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2):113. [4]张吉.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5-240.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