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大肠癌

大肠癌靶向治疗进入个体化时代

时间 : 2009-12-07 21:29:32 来源:www.jyyy.com.cn

[摘要]

大肠癌靶向治疗进入个体化时代
发布日期:[09-03-0600:51:53]点击次数:[]
3月1日,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默克雪兰诺联合在北京举办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中国论坛。会议首次披露的一个与大肠癌发病相关的K-ras基因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65.9%的大肠癌患者的基因型为野生型,通过目前最先进的K-ras基因检测结合个体化靶向治疗,约60%的K-ras野生型大肠癌患者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大肠癌高危人群

大肠癌是高危害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已占到常见肿瘤的第四位。2008年大肠癌居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上升趋势十分明显,据统计,我国发病的上升速度远远超过2%的国际水平,直逼5%,每年新发病例高达40万,这其中很多都是30~40岁的中年人。

大肠由直肠、升结肠、横结肠、盲肠、降结肠等几个部分组成。大肠癌的发生与环境和个体因素密切相关。在环境因素方面,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饮食习惯,长期食用高脂肪食物会造成大肠癌发病率升高。美国食物中脂肪含量为41%,日本的食物脂肪含量为12%。研究发现,日本人移民到美国之后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其大肠癌发病率和当地美国人是一样的,说明大肠癌与人种无关。另一个环境因素是肠道细菌,厌氧菌在大肠癌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厌氧菌在肠道中存留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发病。第三就是化学致癌物亚硝胺等,喜食咸肉、火腿、熏制食物的人更易患大肠癌。第四个环境因素是土壤中缺钼或缺硒。

肠道腺瘤是大肠癌重要的癌前病变,80%的大肠癌是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从腺瘤演变成癌大约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通过内镜检出并摘除腺瘤,可使大肠癌的发生减少76%~90%。在遗传因素中,10%~15%的大肠癌是发生于一级亲属中患大肠癌的家族中,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中腺瘤的检出率为21%~40%。

大肠癌高危人群包括:经常有肠道症状的人群,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大肠腺瘤的患者,曾患过大肠癌者,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病,家族性大肠腺瘤病,溃疡型结肠炎等。

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大肠癌唯一的根治手段,但是单纯的手术治疗对一些病人,特别是中晚期的病人还不足以达到完全根治的目的,还需辅助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传统的化疗和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抗肿瘤药物靶向性地与肿瘤的不同特异性靶标位点发生作用而杀死肿瘤细胞,靶向治疗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肿瘤模式。

基因检测筛查势在必行

在长期的观察、临床治疗过程中,医学界逐渐发现,同样性别、同样的年龄,甚至同样分期的病人,用同样药物的时候,有的疗效好、有的疗效差,说明大肠癌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只有同病异治、因人而宜,实施个体化治疗,才能针对不同类型的病人选择适合他们的药物,K-ras基因成为第一个可用于对大肠癌靶向治疗药物进行选择的生物标记物。

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大肠癌发生与基因有关,如K-ras基因的点突变、生长抑制基因P53的突变、APC基因丢失、DCC基因突变等。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开展了大量有关K-ras基因的研究工作。

研究人员发现,K-ras基因就像我们体内一个“开关”,它在肿瘤细胞生长以及血管生成等过程的信号传导通路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正常的K-ras基因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一旦发生突变,它就会持续刺激细胞生长,打乱生长规律,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K-ras基因检测是目前医生了解大肠癌患者癌基因状况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K-ras检测已经成为大肠癌患者内科治疗前的必做常规检查。K-ras基因检测不仅可以帮助医生了解K-ras基因有没有发生突变,更重要的是它有助筛选出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9731248: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大肠癌靶向治疗进...”相似的文章

更多>>

大肠癌疾病

一.实验室检查 除作血常规以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外,尚可根据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进行其它各项化验检查,其中大便潜血试验,大肠癌生物学标记物的检测等对早期诊断大肠癌,具有积极的意义。 1.便潜血试验 由于大肠癌常...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