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与
痔疮症状非常相似,不仅民众容易搞混,甚连医师往往都会把大肠癌误诊为痔疮。大肠直肠外科医师丁文谦指出,大肠癌大多由息肉变成,只要早期诊断发现予以切除就可避免大肠癌找上身。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大肠直肠外科医师丁文谦表示,大肠癌名列国人10大死因第3位,死亡率在20年间攀升166%,每天平均有11人死于大肠癌,每10位癌症死亡者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严重威胁国人健康。
丁文谦说,大肠癌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民众身上,有大肠癌家族史、家族性大肠息肉症的病患都是罹患大肠癌的高危险群。
大肠癌初期症状与痔疮极为相似,因大便带血而常被认为是痔疮,然而单纯
便血可能是痔疮问题,但若便血同时伴随原因不明的腹痛、
消瘦、
贫血等症状时,就要进一步检查。
丁文谦指出,许多大肠癌都是由息肉演变而来,因此只要早期诊断出大肠息肉并予以切除,就可避免大肠癌的发生。
医师建议45岁以上民众定期接受大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更不可轻忽,大肠癌若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可大幅提高5年存活率。饭后来1瓶冷饮会得肠癌?医师指出,网路上类似的医疗错误讯俯拾皆是,减肥偏方居首位,降血糖、清血脂及壮阳药等网路偏方也是满天飞。
三军总医院社区医学科教授祝年丰指出,目前临床治疗最大的危机就是民众被不确定的资讯所误导而做出错误的决定。此外,夸大、不实、欺诈性的医药广告满天乱飞,让民众根本无从分辨什么才是正统的医疗知识。
祝年丰表示,根据网路调查,虽然民众认为网路医学资讯的可信度并不高,但网路是77%的受访民众取得医疗资讯的主要管道。而在这些经常使用网路资讯的人中,有将近7成的人曾经收到可疑的网路医疗资讯,相信网路资讯可靠的人与不相信的人各占统计数字的一半,此一结果显示,国人对医疗资讯的信任呈现混乱的局面。
祝年丰说,网路偏方满天飞,最多就是减肥,其次也有不少保健食品、壮阳药等,吸引很多慢性病患的注意;根据门诊经验,糖尿病患因为血糖控制不好,很容易听信降血糖的夸大偏方,也时常见到高血压和
心脏病患,一窝蜂听信清血脂的保健食品网路广告。
祝年丰强调,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许多的专业医学名词,但一般人对疾病的了解就像是雾里看花,若是民众能够增加正确的医学常识,对疾病多一分的了解,就能为所关心的人多一分的保护。
祝年丰表示,“AZ网路医学院”是全球第一个以中文线上影音互动学习的医学课程,该纯服务性质的网站是1拥有来自医师处方,与一般网友可以进行资讯对等的医学专业资讯平台,民众可以上网轻松学习专业的医学知识,取得最新的医疗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