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7 14:14:53 来源:ask.39.net
西医学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消炎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抗病毒药有阿糖腺苷、无环鸟苷及干扰素等。消炎止痛药如阿斯匹林、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局部患处可用2%龙胆紫溶液或复方地榆氧化锌油(生地榆10g,
治疗带状疱疹,如果单独使用抗疱疹病毒药物,往往不能缓解剧烈的神经痛。所以在使用抗疱疹病毒药物的同时,医生往往还使用多种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最有效的是神经阻滞注射疗法。 人体背部脊柱管内是一条粗大的神经纤维――脊髓,从脊髓头部到尾部,一共有30对细丝状神经纤维,其中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分别主管人体头面部、颈部、胸背部、腰腹部、四肢和会阴部的感觉和运动。 神经阻滞注射的原理是把麻醉止痛药和类固醇皮质激素注射到受感染的神经纤维周围,使治疗药物直接作用于受感染神经纤维,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快,作用强。其中的麻醉药能阻断背部脊神经纤维在皮肤上的感觉分布区域,从而产生止痛效应。另一方面,由于所注射的类固醇皮质激素有抑制神经纤维炎症反应、加快受损神经纤维修复的作用,所以神经阻滞注射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很好。 神经阻滞注射的药物是普鲁卡因或者利多卡因等麻醉药,以及地塞米松、确炎舒松、得宝松等类固醇皮质激素。 神经阻滞注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肋间神经阻滞注射,一种是神经根阻滞注射。 肋间神经阻滞注射过程是这样的: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向上,弯腰,髋、膝关节屈曲,在与疱疹相应的肋间神经处,于肋骨下缘垂直进针约0.2厘米后,针头与肋骨平行进针约2~3厘米注射药物。按照受感染神经节段逐一进行注射,每周一次,四次为一疗程。 神经根阻滞注射过程是这样的:患者体位同上,按照受感染神经节段,在背部脊柱外侧约3厘米处,与皮肤垂直进针约0.5厘米后,针头向脊柱内侧倾斜约45度,刺入2~3厘米后注射药物,逐一将药物注射到受感染脊神经节段内,每周一次,四次为一疗程。 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另一种方法是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例如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等。 中医中药治疗也是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好方法。带状疱疹所发生的神经痛,中医认为是由于热毒阻遏经络,导致人体气血瘀滞,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治以清热解毒、通经活络、行气化瘀,疾病后期加以补气补血、养阴清热。 根据以上中医理论,可选用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丹参、红花、桃仁、白芍,同时加用延胡索、金铃子、广木香以理气止痛,鸡血藤、络石藤以通经活络,然后按照患病的不同部位,加用“引经药”,以增强药效。所谓引经药,就是能引导所用药物集中到发病部位的药物。如果皮疹发生于面部和颈部,加用白芷,胸背部加用龙胆草,下腹部、下肢加用牛膝。再观察患者舌象,舌质淡胖,舌边有齿印,脉虚无力,系久病气虚所致,再加用党参、黄芪等补气药;舌质红,舌面光而无苔,脉细速,为阴虚内热所致,可加用沙参、生地等养阴清热药。上述药物,一般每天一剂,连服一个月为一疗程。 利用中医疏通经络的原理,穴位注射也是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好方法。穴位注射的药物可采用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根据带状疱疹所累及的不同神经节段而采用不同穴位,发生在头面部的带状疱疹,可选用颈后部的风池穴;颈胸部神经节段可选用上肢的曲池、支沟、外关、内关穴;腹部、下肢神经节段可选用下肢的风市、足三里、血海、三阴交等穴位。 为了加强疗效,上述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方法可以联合使用,例如神经阻滞注射可联合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或者服中药同时加用穴位注射,或者穴位注射加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等。
回答者:杨家泉-发消息68949|2009-03-3016:22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