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丹毒

脚癣切忌弄破皮肤 脚癣发作竟成丹毒

时间 : 2009-12-07 06:36:13 来源:www.news365.com.cn

[摘要]

脚癣切忌弄破皮肤 脚癣发作竟成丹毒

脚癣切忌弄破皮肤脚癣发作竟成丹毒日期:2009-08-09作者:来源:新闻晨报

你也有关于健康生活的种种困扰吗?你愿意接受特约专家的针对性点评吗?加入进来,本栏目为你的优质生活做参谋。可以直接写下800字以内的自述,发邮件至cbjk120@sina.com。――编者按[人物档案]主人公:王先生,58岁,公司财务上个月,我值了一次24小时的班,还没下班就觉得自己好像患了感冒,头晕目眩,浑身发冷。我以为是因为自己在空调房间里呆的时间太长了,得了空调病,自己吃点药休息一下就可以了,没想到吃药以后还是觉得浑身不舒服。妻子回家后帮我量了一下体温,居然有39度,妻子赶紧找出家里还存有的“阿莫西林”抗菌素,又去附近药店买了“退热消炎冲剂”、“板蓝根冲剂”,但没想到深夜体温又升高了,居然有39.3度,于是赶紧到医院挂急诊。医生诊断我得了丹毒,还说我右小腿上出现的两块巴掌大的红疹就是丹毒的症状。其实医生不说的话,我自己根本没有注意那两块红疹,一直以为是夏天蚊子咬的,涂点花露水就会自然好,没想到这居然是丹毒的症状。在医生的提示下,我突然回忆起自己在值班时,因为脚癣发作,脚趾间痒痛,就用力搓,结果搓出了渗液。医生说这就是病因,我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自从得了脚癣以后,我从来都是用手搓的,一直都没有发生过如此严重的状况,因此我对医生的诊断有点将信将疑,更对丹毒这个新的名字感到好奇,希望专家能给一个权威的解释,并给出一定的妙方。脚癣切忌弄破皮肤特约解答: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外科艾开兴教授丹毒对很多病人来说都是一个新名词,特别是由于它的症状和感冒症状有部分相似,很多病人会误以为是普通感冒,擅自购买非处方药治疗,耽误了丹毒的治疗时机。一般患了丹毒的病人会出现红疹,界限清楚,稍高于皮肤,触之有轻度烧灼样痛,局部皮肤有紧张感。如果进行血常规检查,会发现白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值。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又称为“急性网状淋巴管炎”,可引起患肢淋巴引流径路肿痛和淋巴结肿大、疼痛。病情严重时有全身性脓毒症像寒战、高热出现。因其病原菌多由皮肤或粘膜破伤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好发部位是下肢和面部。病人常先有皮肤或粘膜的某种病损,如皮肤损伤、足癣、口腔溃疡、鼻窦炎等。丹毒的典型临床表现及血中白细胞增高,可作出诊断为丹毒。但应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织炎等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外界刺激物的病史,无全身症状,有瘙痒;蜂窝织炎为境界不清的弥漫性浸润潮红,显著凹陷性水肿,不软化破溃,愈后结疤。当然,一旦病人患上丹毒,也不必紧张。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病在下肢,则应卧床,抬高患肢。药物治疗以大剂量青霉素为首选,肌注或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类抗菌素或口服红霉素或磺胺类药物。局部及周围皮肤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局部以及全身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3-5天以防复发。对下肢丹毒伴有足癣、溃疡者应积极治疗,以避免复发,同时还应该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需要提醒人们注意的是,患有脚癣或者鸡眼等疾患时,不要随意弄破皮肤,谨防感染使小病成大患。如果发现自己出现高烧不退,身上出现红疹等状况,不要随意用药,应当前往医院及时诊断,以免错过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主持人:崔颖《新闻晨报》健康周刊主笔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失去时追悔莫及。人人都知道健康第一,却未必个个都能恪守准则。星期天,我们留出片刻闲暇,一起去体会一段优质的生活状态吧。来啊,健康的滋味真惬意!不舒服,却不晓得哪儿出了问题;生病了,但不知道该去哪里看病;别犹豫,你的健康困惑有我倾听;别担心,你的优质生活有我帮忙;贴心服务,为您量身打造健康处方;沪上权威,悉心为你提供专业指点。





相关文章: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脚癣切忌弄破皮肤...”相似的文章

更多>>

丹毒疾病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抗链球菌溶血素增多。 组织病理:真皮高度水肿,毛细血管及淋巴管扩张,结缔组织肿胀,中,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管腔为纤维蛋白栓塞,真皮及扩张的淋巴管中有...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