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7 06:03:06 来源:www.seotmtw.com
丹毒
丹毒(Erysipelas)是由A族B族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一种畸形感染性皮肤病。中医根据发病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命名,发生在颜面者称“抱头火丹”,发生于下肢胫踝者称“流火”,发生于两腿者称“腿游风”等等。
丹毒多由皮肤或黏膜破损致使病菌趁机而入,亦可由血行感染。足癣和鼻炎是常引起小腿丹毒和面部丹毒的重要诱因之一。另外,如酗酒、营养不良、肾性水肿以及丙种蛋白缺陷皆为丹毒促发因素。
起病急骤,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患处出现鲜红色压之退色的斑片,迅速向四周扩散蔓延。融成为大片状鲜红或紫红色斑片,其表面紧张而发亮。若发于口唇、耳垂皮肤疏松部位,红肿尤为明显。
丹毒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好发于小腿及头面部,婴儿常发于腹部,其他任何部位都可以波及。在婴儿、年老体弱的病人若不及时治疗,常可并发肾炎、皮下脓肿以及败血症等病。自觉患处灼热疼痛。局部淋巴结肿大。
预防丹毒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挖鼻孔,预防和积极治疗脚癣。多饮温开水,增强营养。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忌食辛辣刺激、鱼腥、肥腻等食物。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