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丹毒

治疗丹毒的常用方法

时间 : 2009-12-07 01:08:27 来源:www.pf110.com

[摘要]

丹毒起病比较急,通常会在皮肤上形成鲜红色的色斑。治疗丹毒的方法可以分为内治和外治两类。文中对常用的治疗丹毒的方法做了一些介绍,其中还包括穴位治疗和拔罐这样的特殊治疗丹毒的方法。

  丹毒多发生在人体的下肢,而且丹毒的蔓延性很强,不及时的治疗可以扩展到整个肢体。治疗丹毒的方法主要是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方法相结合。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治疗丹毒的方法,如拔罐,针灸等也对治疗丹毒有不错的疗效。我们来了解下这些治疗丹毒的方法吧。

  1.全身治疗丹毒

  丹毒患者应卧床休息并及时对症治疗,抗生素以青霉素疗效最好,一般用药2-3天后,体温常能恢复正常,但需持续用药2周左右,磺胺类药亦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根据丹毒的病情必要时可与青霉素同时应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四环素、红霉素等。如果患者为复发性慢性丹毒,应检查足趾等处有无足癣,检查鼻前庭及外耳道等处有无感染病灶,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对复发性丹毒抗菌药物应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还可用小剂量X线照射,每次50-100r(0.5-1Gy),每两周1次,共3-4次。

  2.局部治疗丹毒

  丹毒患肢抬高,外用抗生素软膏的意义不大。可用适量芙蓉或蒲公英叶捣烂外敷于丹毒患处,或用醋酸铝溶液、雷夫奴尔溶液或马齿苋煎湿敷,可减轻丹毒的充血程度及疼痛,肢体部有淋巴水肿时,可试用透明质酸酶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混合液作皮损内注射来治疗丹毒。

  3、刺血治疗丹毒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委中。

  配穴:分2组。1、环跳、阳陵泉、三阴交;2、足三里、阴陵泉。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先于丹毒患部周围皮下寻得呈现紫暗色怒张之小血管(如小血管怒张不显,可选周围显现静脉),消毒后,用圆利针(如无此针具,可用28号半寸针代替),迅速刺入血管,摇大针孔,缓慢出针,待黑血自行溢出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每次可刺4~5针。委中穴取患侧,寻找怒张之络脉,刺血3~4滴。配穴二组,任选一组,用28号毫针直刺1~1.5寸,得气后施提插结合捻转之泻法,不留针。开始每日1次,2次以后改隔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一般治3~6次,如治2~3次效果不明显的丹毒患者,应考虑用其他方法。

  4、拔罐治疗丹毒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先于丹毒患处作常规消毒,持小号三棱针在皮肤发红的范围内先上后下,快速散刺,使之出血如珠,再据皮损大小取适当型号之玻璃罐(注意罐口应预先消毒),用闪火法吸拔,留罐1分钟左右,取罐后擦净患处血迹。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丹毒是因为感染了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而引起的,因此治疗丹毒就是要清楚病菌。文中的治疗丹毒的方法都可以有效的快速清除皮肤下的这些病菌,达到治愈的目的。在治疗丹毒的时候,患者需要抬高患肢,避免劳累,多吃一些凉性的食物,对缓解丹毒的症状都有帮助。


关键词: 治疗丹毒 丹毒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治疗丹毒的常用方...”相似的文章

更多>>

丹毒疾病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抗链球菌溶血素增多。 组织病理:真皮高度水肿,毛细血管及淋巴管扩张,结缔组织肿胀,中,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管腔为纤维蛋白栓塞,真皮及扩张的淋巴管中有...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