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疱疹的防治文章类型:皮肤病文章加入时间:2007年10月8日15:21
单纯性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本病属于中医学“热疱”、“火燎疱”等范畴。皮疹以群集性小水疱为特征,能引起多种部位感染,但以口周、鼻腔、生殖器等处好发。本病有自限性,但可复发。
本病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它有HSV-Ⅰ型和HSV-Ⅱ型之分。人是单纯疱疹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它经过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机体,此病毒存在于病人、恢复者或者是健康带菌者的水疱疱液、唾液及粪便中,传播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亦可通过被唾液污染的餐具而间接传染。大多数人初次感染,没有任何症状,病毒潜藏于宿主的神经细胞,泪腺或涎腺组织内,这时称为隐性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如感冒发烧,消化不良,肺炎,胃肠功能失调,月经期,过度疲劳,环境改变等均可诱发此病。HSV-Ⅰ型主要是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和器官(如脑)的感染,HSV-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粘膜及新生儿的感染。
临床表现
(一)皮肤单纯疱疹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唇缘,口角,鼻孔周围等。初起局部皮肤发痒、灼热或刺痛,继而在红斑基础出现群集性米粒大小水疱,一般1至2簇,疱液清,疱壁易破,约1-2周干燥结痂而愈,愈后不留疤痕。原发感染者可伴发热、周身不适、局部淋巴结肿大。合并
细菌感染者症状加重,出现
脓疱,病程延长,愈后可有浅疤痕。
(二)口腔单纯疱疹发于任何年龄,但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好发于口腔、牙龈、舌、硬腭、软腭、咽等部位。表现为群集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浅表溃疡,也可一开始是红斑,浅溃疡,疼痛明显,可伴发热、头痛、局部淋巴结肿痛。
(三)生殖器疱疹90%生殖器疱疹是由HSV-Ⅱ型引起,约10%是由HSV-Ⅰ型引起。
(四)新生儿单纯疱疹HSV-Ⅱ型感染较HSV-Ⅰ型感染多见。患有阴部疱疹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被感染的机会较多,感染的类型包括皮肤、眼、口腔、脑甚至播散性感染。多在出生后4-7日出现发热、咳嗽、口腔、皮肤出现疱疹,重者伴发呼吸困难,
黄疸,肝脾肿大,出血倾向,惊厥,
意识障碍等。本病凶险,预后差,常在出生后9-12日死亡。
治疗本病有自限性。治疗原则为缩短病程,防止感染和并发症,减少复发。
(一)全身治疗一般给予对症治疗,无须特殊处理。
1.抗病毒药物目前以核苷类抗疱疹病毒药疗效突出。如0.2g/次,5次/日,疗程7-10日。
2.全身及时补充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等。
3.反复发作者可用转移因子、左旋咪唑、干扰素等治疗。
(二)局部治疗以促进吸收、干燥、防止
继发感染。
1.保持口腔清洁,可涂2.5%金霉素甘油、2%四环素液,疱疹净(0.1%滴眼剂),成人可贴各种消炎药膜,疼痛剧烈者以1%普鲁卡因液含漱。
2.唇疮疹早期局部可涂10%樟脑酊或2%碘酊;或用0.025%硫酸锌湿敷。
预防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止单纯疱疹病毒复发的方法,可以通过提高身体抵抗力、加强锻炼、增加营养、冬季减少感冒发热、调节胃肠功能、避免不洁性接触等方式来预防发病。全身治疗可以口服抗病毒药、补充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等,反复发作者可用转移因子、左旋咪唑、干扰素等治疗,局部可以外涂抗病毒药膏。
文章出处: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副主任医师文章作者:王小兵『发表评论』『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