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院心外科首次成功实施单心室分隔术2007-01-2508:54
[本站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脏外科为一例复杂先天性
心脏病单心室患者成功实施单心室分隔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已于近日康复出院。
患者为19岁女性,自幼活动耐力受限,并影响身体发育。曾先后到北京阜外医院等多家心
血管病中心求诊,均因心脏畸形复杂而未能行手术治疗。今年一月初,患者来齐鲁医院心外科就诊,经心脏超声、心电图以及胸部X线检查,确诊为复杂
先天性心脏病:单心室,右室双出口,肺动脉瓣轻度狭窄,重度肺动脉高压。心脏外科了对该病例进行会诊,认为该病例单心室心腔够大,大动脉位置虽有转位,但相对位置尚有矫形余地,两侧房室瓣分隔良好。虽然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和左前分支阻滞,但并非手术禁忌症,并认为可行单心室分隔术。1月5日由苏润毅、李跃华、张彦恩几位教授主持了这例手术,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单心室分隔术,同时矫正大动脉错位。术中采用涤纶毡片作为心室分隔材料,重建室间隔。心脏畸形矫正后心脏自动复跳,室性心律,体外循环停机顺利。患者术后心功能良好,已于1月19日痊愈出院。
单心室是一种少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正常分隔的两个心室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正常发育,而形成一个单心室腔。由于心室发育不均衡且多伴有心脏其他严重畸形,多数不宜行心室分隔术,即使适于行心室分隔,也多在2岁以内施行。本例为中间型单心室,由于存在轻度肺动脉瓣狭窄,从而限制了肺动脉高压的发展进程,虽年龄较大,仍为分隔手术提供了机会。而右侧大动脉转位并不是分隔术的禁忌症。单心室患者房室传导走行异常,且多发生自发性传导阻滞,分隔手术易造成传导束损伤。单心室分隔术在手术适应症确定后,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由于不同舒缩时相两侧心室压力的变化引起的室间隔材料的摆动,导致心脏射血功能障碍和Ⅲ°
房室传导阻滞。本例术中采用有一定韧性的涤纶毡片做分隔材料,并修剪适形,缝合固定时精确定位,有效地防止了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单心室发病率为先天性心脏病的2%,适于行分隔手术者极少,分隔手术的成功率极低。到目前为止,国内成功的单心室分隔术不超过4例。国外也未见大宗病例报告。该例单心室分隔术的成功,标志着山大齐鲁医院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地外科治疗已达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