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7 23:57:35 来源:www.shyinggang.com
首先,胆囊结石延误治疗可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即胆囊本身和胆囊外并发症,如胆管炎、胰腺炎、胆囊癌等。其中,胆囊癌是最严重的后果。近年来,临床发现胆囊癌发病率增高。胆囊结石与胆囊癌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虽然胆囊结石可导致癌变目前尚无确切的证据,但是胆囊结石的长期机械性刺激和慢性炎症刺激可引起胆囊粘膜上皮增生而诱发胆囊癌变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研究发现,约有25%~95%的胆囊癌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据调查统计发现:胆囊结石病人发现胆囊癌约为0.55%~2.0%。有研究表明,胆囊结石患者患胆囊癌的机会是无结石胆囊的7倍,而且随结石的增大而增加。
其次,胆囊癌起病隐匿,缺乏具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也不具备较为敏感和特异的检查项目,特别是本身已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就更易误认为是结石引起的不适,而没有引起重视,到临床上发现或疑诊为胆囊癌时,往往已是晚期。因此,在胆囊癌诊治中令人最为棘手的问题是:早期病例发现少,术前误诊率高,3年生存率低,治疗效果较差等,所以,对于胆囊癌预防重于治疗。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应该重视胆囊结石的治疗,提高对胆囊癌的认识。然而,要想提高胆囊癌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率,变被动为主动,就要走出胆囊结石认识、治疗的思维误区;克服我们目前在胆囊癌认识上的不足和存在的困难,并建立胆囊癌的科学诊断思维模式,减少胆囊癌的发生,或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患有胆囊结石是否该治疗,何时治疗?
这要看患者有无症状、结石的大小、病程长短等。一般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在体检时被发现,平时无任何不适。但随着病程的发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痛或其他症状。对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意见。国外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不主张做预防性胆囊切除术。我们认为,对无症状胆囊结石采取非手术治疗是合理的,因为胆囊切除术毕竟是一个有潜在危险性的手术。胆囊癌的发病与以下人群密切相关:
①50岁以上的女性胆囊结石患者;②胆结石病程大于5年者;③B超提示胆囊壁有局限性增厚者;④结石直径大于2.0厘米者;⑤胆囊颈部嵌顿结石者;⑥胆囊萎缩或囊壁明显增厚者;⑦瓷器样胆囊者;⑧合并有胆囊息肉样病变者;⑨合并异常胰胆管连接者;⑩曾行胆囊造瘘术者。
上述患者群应持积极治疗态度,进行手术干预,并强调术中冰冻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可望发现较多的早期病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胆囊切除后是否胆管还会长结石
“胆管结石”也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患者肝外胆管即胆总管,它包括原发性肝外胆管结石和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原发性肝外胆管结石是指原发于患者胆道内的而不是自胆囊排出至胆总管的,其发病随地区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是发生于患者胆囊内的结石,通过扩张的胆囊管排出到胆总管,并停留在胆总管,其结石性质与胆囊结石的性质相同。大约有14%的胆囊结石患者会并发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病程长的老年患者发病率会更高。因此,胆囊结石患者切除胆囊可预防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生,而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生与是否切除胆囊没有关系。
切除胆囊后是否会得结肠癌
可以肯定地说,胆囊切除与患结肠癌之间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有研究认为,胆囊切除术后“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加快,致使大便中次级胆酸含量增加,此物质对结肠癌的发生有促进作用。也有一些研究显示了不同的结果。由此可见,胆囊结石患者担心术后发生结肠癌,而不顾胆囊癌发生的危险拒绝手术治疗是不适宜的。
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关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