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20:58:17 来源:health.zjol.com.cn
弹簧圈“游”到脑内 封堵动脉瘤
浙江在线健康网11月23日消息(通讯员宋黎胜)一枚又一枚微弹簧圈,在医生灵巧的手操作下,经一米多长的各级血管“游”到脑内,成功封堵危险的“定时炸弹”――紧贴脑干的动脉瘤。
40多岁的中年男子,上月底的一天突然剧烈头痛、呕吐伴一过性意识丧失,遂住入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经CT检查发现,为大量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显示,位于右侧椎动脉远端有一大小约5×6毫米的形态不规则动脉瘤,累及了右侧小脑后下动脉,并且双侧椎动脉管壁呈串珠状改变,左侧椎动脉下段显著狭窄约80%。
让专家犯难的是,此动脉瘤临近脑干,动脉瘤形态很不规则,如果再次破裂极易压迫脑干呼吸心跳中枢导致死亡,而外科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经过放射科、神经外科等科室研究后,决定对病人进行介入栓塞治疗。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医生将直径约0.5毫米的微导管等器械从病人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插入,导管经过髂动脉、主动脉、椎动脉等1。5米多长各级血管直达脑内动脉瘤部位,然后把数枚直径约0.25的毫米微弹簧圈通过微导管置入动脉瘤内,将动脉瘤闭塞。经过近3个小时的紧张手术,终于对动脉瘤进行了成功的栓塞治疗,去除了动脉瘤再破裂的危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已经痊愈出院。
专家介绍,介入神经放射学是在DSA的引导下通过血管内操作的方法对脑血管性疾病进行诊疗的一种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的优点。目前介入神经放射学已应用于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膜动静脉瘘、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脊髓血管畸形及髓周动静脉瘘、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形成等脑脊髓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