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03:27:33 来源:www.100paper.com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出院时临床状况良好者44例,轻度偏瘫者2例,眼睑下垂无改善者2例,神志清楚但生活自理能力差者1例。3例术后脑积水经分流术后恢复良好。
在临床上颅内动脉瘤病例都是因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经影像学检查才得以确诊,少数病人因动眼神经麻痹而求医才发现,极少数病人出现单侧视力视野的改变,既可因动脉瘤直接压迫动眼神经和视神经,又可因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因此即使较小的动脉瘤亦可引起相应的神经损害表现[3]。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动脉瘤的重要手段,本组全部病例术前均行CTA或MRA或DSA检查,有16例经CTA或MRA检查后直接手术,发现术前了解的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方向和形状与术中所见基本相符。故笔者认为CTA和MRA检查在颅内动脉瘤的术前诊断中也有独特的优势,如检查时间短、简便、设备相对普及、检查费用低、对颅内血流动力学无,减少术前动脉瘤再次破裂可能。但对于动脉瘤较小、瘤颈与载瘤动脉或与周围血管结构显示不清时,仍需行DSA检查。
当颅内动脉瘤确诊后,通过显微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是最可靠的方法[4],翼点开颅术是当今显微神经外科领域中最广泛的开颅方法,这种开颅方式暴露良好,借助手术显微镜在脑池内进行各种手术操作比较方便,不易损伤脑组织和颅神经。本组病例全部采用这种开颅方法。切开硬脑膜后,先打开脑池的蛛网膜,耐心地吸除脑脊液,使脑组织塌陷,以获得良好的显露空间,仔细沿脑组织的固有间隙进行分离,到达动脉瘤区域时,避免用力牵拉,防止撕破动脉瘤壁的粘连而导致出血。
前动脉瘤在打开侧裂池后开放颈动脉池,沿颈内动脉走行打开终板池显露A1段,必要时可夹闭A1段以控制血流,根据影像学资料判断动脉瘤的位置及血管走向找到动脉瘤,游离出瘤颈后予以夹闭,后交通动脉瘤和大脑中动脉瘤打开相应脑池均能发现瘤颈,游离出其近心端以备需临时阻断,显露妥当后夹闭瘤颈,对于眼动脉瘤、虹吸部和床突旁动脉瘤,需用高速磨钻磨除部分前床突和颅底骨质才能显露瘤颈并夹闭。有的动脉瘤瘤体与周围脑组织、蛛网膜甚至硬脑膜粘连紧密,不易分离,此时要耐心地锐性分离粘连,充分显露瘤颈后方能置放动脉瘤夹。给瘤颈上动脉瘤夹时,要注意瘤夹的方向,并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和方向选择合适的动脉瘤夹,避免夹闭不完全、误夹正常血管神经、瘤夹滑脱或者损伤载瘤动脉。有的因动脉瘤的方向关系而无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夹闭情况的,可利用神经内窥镜的鱼眼效应而观察到,及时调整瘤夹的方向,保证夹闭满意。为了防治血管痉挛,夹闭动脉瘤后常规用一罂粟碱棉片覆盖颈内动脉片刻,并于术后使用尼莫地平治疗1周,有利于减少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1GewirtzRJ,AwadIA.GiantaneurysmsoftheanteriorcircleofWillis:Managementoutcomeofopenmicrosurgicaltreatment.SurgNeurol,1996,45:409.
2刘承基.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南京:江苏技术出版社,1987,21.
3HeshmatiHM,FatourechiV,DagamSA,etal.Hypopituitarismcausedbyinterstellaraneurysms.MayoClinProc,2001,76(8):789-793.
4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99-603.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