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儿童腹痛

儿童腹痛 切莫小视

时间 : 2009-12-06 22:53:43 来源:wangyushui.haodf.com

[摘要]

儿童腹痛 切莫小视_天津市南开医院王玉水大夫个人网站

且莫小视儿童腹痛

夏天将至,天气炎热,再加上许多儿童贪食冷饮,儿童胃肠疾病发生率逐渐增加,而腹痛又是胃肠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我院儿科胃肠疾病专科门诊每年诊治几千例腹痛患儿,积累了较丰富临床体会。如果对腹痛病因鉴别不清,可能就会对孩子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腹痛分为内科性腹痛及外科性腹痛,其中绝大部分是内科性腹痛,一般不是很急;而少数属于外科急腹症,需要紧急处理。腹痛大体分为绞痛、钝痛和放射痛三种形式:由于肌肉痉挛或梗阻引起的如肠管、胆管及输尿管等痉挛或梗阻,多表现为阵发性绞痛;腹腔内器官炎性肿胀时包膜受牵扯引起的如肝、肾及腹膜等发生炎症时,多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放射痛则表现为内脏疼痛通过植物神经沿着相应的脊神经反射至相应部位,如肝胆病的疼痛有时可放射到右肩等。哪些腹痛可能是外科急腹症,需要立即到医院诊治呢?王玉水说,对阵发性腹痛同时存在固定位置、范围和程度的局限性腹部压痛及肌紧张的患儿;腹部绞痛同时伴有腹胀、呕吐发热的患儿;腹痛持续存在且进行性加重,同时存在全腹压痛的患儿,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耽误,立即送孩子到医院诊治。  内科性腹痛最常见的是再发性腹痛和慢性胃炎

再发性腹痛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因其反复发作、长期持续,常规治疗经常得不到理想疗效,使患儿的身心健康及其家庭生活受到影响。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再发性腹痛占腹痛患儿的50%以上,以5-15岁儿童多见,女孩发病多于男孩,比例约为5∶3。再发性腹痛的患儿中有5%可能有器质性疾病,而功能异常者占85%,心理问题占10%。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植物神经失调,内脏感觉高度敏感,胃肠动力功能失调,心理因素如突然受打击、焦虑、忧郁症、学校恐怖症等等。这类腹痛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是痉挛性或绞痛性的,多在脐周,也可在腹部其它部位;可每日、每周、每月发作,或数月发作一次,每次发作不超过1-3小时,可自行缓解;发作以晨起多见,常于空腹或进餐时突然加重,但少有在夜间疼痛而影响睡眠;发作时可伴功能性及自主神经症状,如呕吐、心悸、头痛、出汗等,还可伴有食欲不振、腹泻、便秘及再发性呕吐。王玉水主任提醒家长,如果经医生检查确诊为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患儿,首先要消除顾虑。在孩子腹痛发作时,让其平卧,腹部放置热水袋或顺时针方向轻揉腹部,大多经排气后腹痛可缓解。如经这些处理后,腹痛仍较剧烈应给予解痉剂、促胃肠动力剂、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药等。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患儿有1/3在5年内症状可解除,25%至30%的患儿症状可持续到成人期。

小儿慢性胃炎和胃溃疡也是儿科常见病,其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或脐周反复疼痛,往往伴有呕吐、饱胀、反酸恶心、食欲不振,严重时影响活动及睡眠;多在饭后感到不适,进食不多但觉过饱,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它刺激食物引起症状或使症状加重;以上症状给予抗酸剂及解痉剂不易缓解;合并胃黏膜糜烂时,可反复少量出血。南开医院儿科近几年接诊的腹痛患儿通过胃镜发现过几十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出血患儿,近几年由于家长过度宠爱儿童,饮食无节制且学习压力过大,胃炎胃溃疡患儿逐年增多。

小儿胃炎的病因很多,但80%以上是由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且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还与胃癌及胃肿瘤的关系密切。南开医院儿科通过德国进口13C红外线同位素能谱分析仪对有腹痛症状患儿进行检测,发现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可达30%。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指出,幽门螺旋杆菌是第一致癌因子。幽门螺旋杆菌多在幼年时感染,一旦感染将带菌几十年,自然根除率极低。其次小儿慢性胃炎与胃肠功能失调、营养因素也有密切关系,食物中的维生素A和C的增加与慢性胃炎的减少有联系,而偏食儿童维生素C、E、铁、钙等元素摄入不足,是致病的另一因素。小儿慢性胃炎单纯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对小儿慢性胃炎应以中西医结合加饮食治疗的综合治疗为主。饮食治疗的原则是维持患儿营养摄入,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预防营养失调。根据患儿的年龄、生活习惯安排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饮料等。目前,药物治疗慢性胃炎首先是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且一定要到正规专业性医院治疗。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儿童腹痛 切莫小视”相似的文章

更多>>

儿童腹痛疾病

1.实验室检查:血液和大小便常规 检查,有时可提供有诊断价值的资料如血红蛋白及红细胞逐渐下降,须警惕内出血的存在,白细胞总数升高常提示炎症性病变,观察粪便性质有助于肠道感染和肠套叠的诊断,尿内有较多红细胞...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