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耳后骨膜下脓肿

耳根毒 (西医病名:耳后骨膜下脓肿)

时间 : 2009-12-06 12:52:56 来源:www.med66.com

[摘要]

  耳根毒之名出自《证治准绳・疡医》卷3:“或问耳根结核何如?曰:是名耳根毒,状如痰核,按之不动而微痛,属足少阳胆经兼三焦风热所致。”

  耳根毒是指脓耳因邪毒炽盛或失治,邪毒波及耳后完骨,完骨溃腐化脓成。以耳后完骨红肿疼痛,触之有波动感,甚至溃破流脓等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本病多见于西医所指耳后骨膜下脓肿。

  [诊断依据]

  1.有急性脓耳或胆脂瘤型、骨疡型慢性脓耳病史。

  2.耳内及耳后区疼痛、耳道溢脓突然减少,并有发热、头痛。

  3.因于急性脓耳者,可见鼓膜红肿、穿孔小,因于慢性脓耳者,多为鼓膜边缘性穿孔,并见脓液引流不畅,或有外耳道后上壁红肿下塌。

  4.乳突区皮肤红肿隆起,耳后沟消失,耳廓向前、下、外方移位,肿处压痛明显;若脓已成,则按之有波动感。若穿溃则脓液不止,形成瘘管。

  5.X线照片示乳突炎症或有骨质破坏阴影。

  [鉴别诊断]

  1.耳根痈:多见于西医所指耳周化脓性淋巴结炎。症见耳周近耳根处核红肿疼痛,位置浅表,触痛明显,继而红肿剧增,破溃流脓。病程较短,溃口容易愈合,一般不形成瘘管。

  2.颈痈:病变多位于颈侧中上部,局部红肿隆起,触痛明显,继而溃破流脓。病程较短,―般不形成瘘管。

  [辨证论治]

  1.毒火犯耳证:病脓耳,耳内流脓突然减少,耳痛及耳后疼痛加剧,外耳道后上方红肿下塌,耳后肿胀,耳后沟消失,完骨部红肿压痛,或有波动感。发热,头痛,口渴,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清热解毒。

  2.正虚毒恋证:脓肿已溃,时溢浊脓不止,疮口淡暗。伴倦怠乏力,口微干,苔微黄,脉弦缓。扶正解毒。

关键词: 耳根毒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耳根毒 (西医病名...”相似的文章

更多>>

耳后骨膜下脓肿疾病

深部脓肿经B超检查可呈液性暗区;X线照片示乳突 炎症或有骨质破坏阴影;脓肿诊断性穿刺,可抽出脓液。 (1)鼓膜: 松驰部或全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捶骨短突明显外突,前后...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