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6 04:17:34 来源:jbk.panjk.com
耳源性脑积水可分为交通性脑积水和梗阻性脑积水, 以前者多见, 其发病原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最早于 1890 年可能由 Taylor 提出此病名, 1896 年 Quicke 描述此综合征似浆液性迷路炎, 并认为脑...
CT扫描及MRI:交通性脑积水脑室无扩大,可排除占位性病变。梗阻性脑积水可见脑室系统扩大及脑脊液循环受阻,可显示脑脓肿等。
耳源性交通性脑积水临床诊断需与耳源性脑膜炎、耳源性脑脓肿及耳源性梗阻性脑积水相鉴别。后者多与脑脓肿并存,表现为进行性颅内压增高,CT及脑脊液检查均有异常改变。如不积极治疗,可发展为脑疝而死亡。治疗原则以彻底清除耳内病灶,应用广谱抗生素,降颅压(可用药物或腰穿放脑脊液),但须要把握好放液量,以免形成枕大孔疝。症状重者,可行颞肌下减压术或脑室腹膜分流术。
国内外有关耳源性脑积水的报告不多。1981年朱瑞卿曾收集国内文献17例及本院2例。潘贵田1984年报道10例。Grewal等2000年报道3例结核源性耳源性脑积水,经中耳手术及降颅压等治疗均获痊愈。Nathoo等1997年回顾性分析13年中3865例颅内感染患者,22例为幕下积脓,其中13例为硬膜下,9例为硬膜外。均行广泛的后颅窝颅骨切除术,22例中17例呈现脑积水(77.3%),19例为耳源性感染,均行乳突根治术。作者认为对幕下积脓应早期行后颅窝开颅术,去除原发灶,积极治疗并发的脑积水,应用针对性的抗生素。Bradley等2002年报道4例乙状窦栓塞合并耳源性脑积水,2例行脑室腹膜分流术。对中耳炎尤其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应认为是一种易引起颅内合并症的危险性疾病,需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上一页12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