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二期梅毒

不典型二期梅毒部分免疫学研究

时间 : 2009-12-06 13:58:25 来源:cdmd.cnki.com.cn

[摘要]

二期梅毒 树突状细胞 亚型 白细胞介素12 干扰素-r

【摘要】:目的通过对疑似二期不典型梅毒患者部分免疫学指标的检测,探讨在梅毒的发病过程中机体免疫学的动态变化情况。从免疫学角度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为将来通过免疫学手段对该病进行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收取门诊患者,按临床表现进行分组。分为玫瑰糠疹皮疹淋巴结肿大组和不伴淋巴结肿大组,并以健康献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用流式细胞仪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不典型二期梅毒患者和典型二期梅毒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各亚型的表达,血清中IL-12和IFN-r的水平。结果玫瑰糠疹样皮疹伴淋巴结肿大组RPR检出率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肿大的玫瑰糠疹样皮疹组和正常人对照组(P=0.001,P<0.001),TPHA和TPPA检出率也显著高于其它组(P<0.001,P<0.001)。不典型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髓系树突状细胞亚型(CD11c~+)的表达为(2.51±1.26)%,与正常对照组(0.41±0.19)%比较有显著升高(P<0.001),与典型二期梅毒患者组(2.54±1.4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典型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系树突状细胞亚型(CD123~+)的表达为(0.34±0.17)%,与正常对照组(0.34±0.14)%及典型二期梅毒患者组(0.35±0.1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典型二期梅毒患者血清中IL-12、IFN-r的水平分别为(28.08±12.34)pg/mL、(4.10±3.24)pg/mL,分别与正常对照组(0.65±0.17)pg/mL、(0.27±0.21)pg/mL比较显著升高(P<0.001、P<0.001)。与典型二期梅毒患者组(28.49±13.13)pg/mL、(4.33±3.44)pg/m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玫瑰糠疹样皮疹伴淋巴结肿大时与诊断梅毒的免疫学指标(RPR、TPHA、TPPA)具有相关性;梅毒螺旋体进入体内后主要诱导CD11c~+型DC表达而引发Th1型反应,IL-12及IFN-r参与了梅毒螺旋体进入体内后的免疫过程,可能在梅毒螺旋体的清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不典型二期梅毒与外周血免疫学指标(CD11c~+、CD123~+、IL-12、IFN-r)变化有相关性。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不典型二期梅毒部...”相似的文章

更多>>

二期梅毒疾病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在皮损 处,用玻片刮取组织渗出液或淋巴结穿刺液,见有活动的梅毒螺旋体。 2.免疫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的梅毒螺旋体。 3.活体组织检查梅毒螺旋体,如用银染色法(Warthin-starry)...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