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反社会人格障碍(病态人格)

浅谈变态人格一些相关知识(4)

时间 : 2009-12-06 17:00:26 来源:www.51labour.com

[摘要]

  (四)怪癖型变态人格,表现为某种病理性的欲望,经常采用一些法理难容的手段来满足其欲望,极易构成犯罪。比较典型的表现为纵火癖和盗窃癖。纵火癖和盗窃癖并不完全追

(四)怪癖型变态人格,表现为某种病理性的欲望,经常采用一些法理难容的手段来满足其欲望,极易构成犯罪。比较典型的表现为纵火癖和盗窃癖。纵火癖和盗窃癖并不完全追求行为结果,其目标是从盗窃和纵火的行为过程中获得乐趣。这是盗窃癖和纵火癖同一般的盗窃者和纵火者的不同之处。案例:E男,31岁,初中文化程度,在咨询倾诉过程中,E诉说了自己从小住在郊区姥姥家,没有父母的关爱,很孤独,就把姥姥家的姨当作自己的妈妈,直到10岁才回到父母身边。不知为什么,对父母就是亲不起来,还是感到很孤独,性格内向。初中毕业后也没有固定职业,19岁开始爱看足球赛,成了一个铁杆球迷,队到外地比赛我也赶去看,只有在足球场手舞足蹈大喊大叫,才能找到自我。输了球就郁闷。也是从19岁开始,不知为什么,见了什么东西都想偷,不管是有用没用、价值多少,偷到手里就快活,没用的随手再扔掉。过后又非常悔恨自己,但就是改不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是畸形的心理需要在作怪。从小缺少关爱,孤独内向,强烈渴望被关注、希望得到获得性心理需要。被压抑的心理情绪需要寻找发泄的渠道和替代,属于冲动控制障碍。倚赖在偷盗过程中的惊险恐惧心理、侥幸心理刺激来满足获得性心理需要是形成偷窃的心理因素之一。杀人狂也属于怪癖型病态人格,杀人狂以杀人为乐趣,从杀人过程中获得快感,是最恶劣的变态人格障碍。杀人狂和一般的杀人犯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一般杀人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动机明确;杀人狂杀人一般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五)反社会变态人格,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在文献中有不同的提法,如反社会人格、社会病态或心理病态。同样,ICD-10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描述的是一类持续的行为方式,其特征是总体上与主流的社会规范相悖。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点包括:1、漠视他人的感受。2、不负责任,且漠视规章制度。3、不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同别人的关系,但在与人建立关系方面没有特别的困难。4、忍耐力水平低下,容易由于挫折而产生攻击或暴力行为。5、缺乏自责或懊悔。6、不能从经验、尤其是惩罚中吸取教训。7、有指责他人或经常对其反社会行为作合理化解释的倾向。某人是否是反社会型人格者,最重要的是病史或成长史。以往是否给权威(如在校期间的老师或警察)造成麻烦;有无药物和酒精滥用史;是否缺乏长久的人际关系、居无定所,这些都应引起治疗师的警惕。还有,反社会人格者表面上可能是事业成功的,他们经营有方但蔑视法律。(六)性变态人格,性变态是一种特殊的人格变态,表现为性欲的对象和满足性欲的方式与一般人不同,常常用一些异于常理的方式求得性欲的满足。性心理变态是指性心理或性行为的异常表现。它并非精神病,而是一种心理疾病,他们往往偏好于某种特殊的性欲念。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这种异常性行为,即性变态分为量的异常和质的异常。量的异常包括性功能亢进,如男子色情狂、女子色情狂等。质的异常包括手段异常,如露阴癖窥阴癖、异装癖等。性施虐狂、性受虐狂、鸡奸等以及性对象异常,如恋童癖、兽奸等。性变态会给夫妻生活带来严重后果,造成精神创伤和心理上的痛苦。性施虐狂往往只顾自己发泄而不管对方,为所欲为,使受虐者常处于一种抑郁、恐惧、惶惑、痛苦的境地。对于性心理变态的人,要针对不同原因,积极施以标本兼用的方法予以矫治。受到性变态伤害的人,特别是妇女应该学会运用心理的、医学的、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同时,应以预防为重。心理疗法主要是进行解释和疏导,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缺陷所在,知道性变态对本人、配偶、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当然,治疗的关键是患者要有迫切接受治疗的愿望,并且诚实、愿意紧密地合作才能取得效果。所以,防范性变态,当防重于治。变态人格和精神病在心理学上通称为变态心理或心理变态。变态心理是一个相对概念。心理学把普通正常人在同样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健康的心理反应模式称为常态心理。变态心理是指离开正常人健康的心理反应模式,表现出来的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变态人格和精神病虽然都是广义的心理变态,但是,二者之间又有本质的区别。1、从一般表现看,精神病是整体性精神疾病,变态人格则是单一性的心理变态。精神病表现为心理和行为的整体混乱,常伴有幻觉和妄想,无规律性自主意志,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无自理能力,具有神经生理性病变,对药物治疗较敏感,是真正意义的病态。变态人格只是个体某一方面的人格变异,无幻觉和妄想,不具有神经生理性病变,对药物治疗不敏感,其基本心理过程和其他方面的人格都是正常的,生活能自理,不是真正意义的病态。2、精神病患者有严重的认知障碍,不能正确地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的行为后果与法律责任,行为无主观能动性。法律规定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期间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对其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病态人格者无认知障碍,能正确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的行为后果和法律责任,也能理解
发表评论:【点击查看位网友发表的看法。】网络收藏夹:*评论内容:(最多800字,当前字数:0)。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中国劳动咨询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浅谈变态人格一些...”相似的文章

更多>>

反社会人格障碍(病态人格)疾病

人格障碍一般于早年开始,此类偏离正常的人格,一旦形成以后即具有恒定和不易改变性,他们智力并不低下,但人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地发展,而且人人对自己人格缺陷缺乏正确的判断,如具备以上特征,又能排除器...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